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一起一起」家托在原鄉攝影展 邀您一起!


【唐淑惠/台中報導】29日,連著長日的極凍寒流,終於有些回暖,但天氣仍是時陰時雨。一天清早就從仁愛鄉眉溪(南豐)部落、清流部落、信義鄉羅娜部落馳車而來的長輩們,是這次攝影展主角,也是家庭托顧站的成員。他們齊聚在「不老夢想」這個位於一中鬧區顯得格外清悠的小小世外桃源,用祈禱與吟唱古調,為攝影展揭開序幕。


圖片提供/張智凱

家庭托顧起始於2008年衛福部「長期照顧十年計劃─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它是一種介於正式及非正式之間的照顧模式,透過鄰近社區之「托顧家庭」來服務社區裡生活不便之老人以及身心障礙者,由受訓合格的居家服務員提供補助性及支持性的照顧,建構一個更完整的社區照顧。愚人之友基金會長期陪伴南投地區的原住民家托站,目前共有仁愛鄉南豐社區、清流部落及信義鄉羅娜村。
來自南投三個原鄉部落的長輩齊聚一堂,為彼此生命又留下一個值得記念的足跡。(唐淑惠 )

本次掌鏡的策展人,也是愚人之友基金會社工員張智凱強調,這次攝影展命名為「一起一起」,是由於,他認為長輩們需要的滿足感並不是在超奢華的機構或建築能得到的,家托照顧不只是一起吃飯、一起做事,而是,當你是在整個生命情境裡去做照顧服務時,不論是生活習慣或講話也好,這都是在他們所習慣的流程裡,也不需特別規定哪個時段是進行體力或腦力的活動。
「當我們在思考長期照顧,不是標準化的量表,而是照顧或被照顧者之間,能有多切深的生命連結。」張智凱進一步說, 他想要透過鏡頭呈現,在家托的情境裡,長輩與照顧員、甚至長輩與長輩之間的關係,不只是「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他們可能是姐妹、可能是親密教友可能過去是一同上山打獵的好友…,他們是互相照應、連續的生命姿態。而這些照片就是試圖呈現他們最精粹的生命經驗


83歲的Obin談著鏡頭下的自己,織布是她與母親最深的連結。(唐淑惠攝)

長者MONA()因為早年精神些微障礙,一直在療養院度過,晚年家人無力支付費用,轉至家托站。清流家托站服務員李玉琴(Dumun)稱讚Mona是她的好幫手,他的身體狀況比其他老人家還好,搬重物、量血壓、清洗碗盤都很拿手。這裡也讓我們看見,照顧與被照顧並不是一分為二的界線。(唐淑惠  )

開幕儀式中,各家托站的成員彼此分享著心情。笑稱是「布農族代表」羅娜家托員方瑤珍帶著視覺不便的長輩與會,直說這是所有長輩裡最方便的了!他們吟唱著思鄉的歌謠,令大家聽得動容。南豐家托站服務員陳福枝談到,今天出門時,長輩們一路喊著頭痛、肚子痛…但這些身體的不適,總在大家聚在一起時,成為彼此開玩笑的方式。「能出來看看真的很好,好~~久沒有來台中了,我們都說出來就是要吃麵,哈哈哈~~~」清流家托員李玉琴這樣說,彼此間總是有專屬的笑點,大夥就笑成一團。

家庭托顧,照顧的不只是長輩的身體,還有他們的心。



最後,久違的太陽也被大家的笑聲吸引而探出頭來,在陽光的映照下,大夥兒手牽手圍成一個圈,由眉溪部落83歲的Obin領唱,溫馨地完成這次攝影展的開幕活動。本次攝影展展期至331日,期間還有系列講座,帶你一起認識原鄉家庭托顧。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


活動資訊請見:不老夢想125(每週一及年假期間休館)

弘道老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為呼應臺中市托老政策及活化歷史建築,以銀髮、文創、參與的「銀創參與」為規畫概念,打造「不老夢想125號」。工作人員皆是聘用中高齡長者。藉由一個個不老夢想、一位位真人圖書長者、一份份兼具老智慧與新創意的食飲,傳遞心不老、夢不老、行動不老的不老精神。(唐淑惠  )

*本文同步刊登於大埔里@報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大手牽小手~部落照顧共學趣(二)

/比悠瑪部落簡介/
「比悠瑪」(Piuma)部落,即是平和社區,是位於屏東沿山公路旁的排灣
族部落,也是泰武鄉人口數最少的部落,僅六百多人。近年來他們積極連結各
公私部門,以「關懷、照顧」為初衷推動各項福利。2007年啟動社區關懷據點
方案,不同於一般「老人=弱勢」的思維,平和部落以「互助」和「傳承」的

傳統精神,開展出新的部落照顧模式。
眉溪報導團隊與比悠瑪老人照顧工作團隊開心合影(劉家銘攝)

.文化共享空間
    進入平和部落內,左手邊即可看見一棟石板屋,這棟屬於「部落」的石板屋
,是透過全體居民的部落會議及會內的理監事會議,讓大家充分表達對此石板屋
的期待。工作過程由耆老們大都做規劃及說明,接著發動多次部落青年義務性搬
運重量較重的樑木,發動全部落的上樑儀式,讓年輕人接手,讓更多的人可以為

部落的公共建設盡心力,完工後的共享空間,已成為部落休閒漫步的好地方。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年秀玲在石板內講述
部落托育照顧的歷程。(劉家銘 攝)
眉溪部落白秀萍也以媽媽和曾任村辦幹事的身份
回饋自己的參訪心得。(劉家銘 攝)

邱韻芳:比悠瑪部落的這棟石板屋共享空間已經十年了 ,因為一直很好地被使
用,越來越美,越來越有味道,是我心目中的典範 ,每次來訪都很感
動。
家銘:比悠瑪部落則是當年求學時參訪過一次,社區硬體上變化不大。總幹事依
樣熱情接待我們,早上聊聊他們社區營造的過程,部落意象的瞭望台、石
版屋等等到貼近部落居民組成的老人照顧與小孩托育,甚至是往後凝聚青
少年的青年會,都是很棒的目標。
在建造石板屋的過程中,究竟是要維持傳統,還是要提高使用率的建
造方式,引起很多爭論,最後決定讓這樣的空間好好被利用,改造了門和
窗戶的大小及數量,甚至還有加裝冷氣,十年過去了,這樣的空間依舊美

好。

.接待家庭
接待家庭是比悠瑪部落從民國99年就開始,維持至今的部落分享互助模式,目前約有十餘戶家庭,約可容納四十多位旅客。比悠瑪部落因為青壯年人都到外地求學、工作,使得部分家庭有多的空房間,同時也因為部落向心力很強,社區發展協會一推出接待家庭制度,就獲得許多居民的響應。

子郡:我們住在一個在部落開義大利餐廳的廚師家,她的名字叫若于,已經在部落開3年了,她跟我們分享了在部落開店的經歷,因為本身餐廳屬於高消費,所以非常不容易,也聽了她不少開店的遇到的故事。
雯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的接待家庭,一進門有如小型的圖書館,大大小小的藏書不說,連幼兒童書也有,簡直是愛書人的天堂!
淑惠:這次我帶著媽媽和兩個女兒同遊,接待家庭的I- NA(排灣族語對女性長
輩的尊稱),因為我們的到來,特別買了巧拼地板,實在是很窩心。晚上睡前,七歲的小小主人兆恩還唸故事書給兩個女兒聽呢!
接待家庭的小小主人(左) 陪小客人一起
讀故事書(唐淑惠 攝)

.部落照顧
比悠瑪部落結合幼童托育與老人照顧,且有部落工作者做為橋樑,健全了部
落整體性的互助系統,中生代的家長,特別是婦女便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出外就業
,自然對家庭經濟有所助益。在比悠瑪部落的經驗中,老人不是被服務、被照顧
的弱勢,而是部落傳統精神與智慧的傳遞者。他們透過照顧工作,看見了部落的
希望。
全台只有五所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比悠瑪即是其中之一。它是在公私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
之外的選擇,大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經費從政府單位補助,當地社區協力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使
得社區裡需要協助的家長可以以很少的費用,獲得幼兒托育照顧的服務。(劉家銘攝)

子郡:我參觀了社區的文化健康站,真的非常佩服總幹事的決心,可以堅持這麼
多年,這也是我們社區該要學習的地方,希望下次有機會還能再來。
雯雯:隔天早晨理事長為我們講解部落發展至今的歷程與艱辛,並帶我們實地觀
摩托兒所的運作,最後與部落老人一同用餐,覺得他們花了很多時間與精
神在老人與小孩身上,這真的讓人非常感動。
祥詠:隔天一早來到「比悠瑪共享空間」,總幹事分享了回部落近十多年的心得
,從青年步入中壯年未來也會隨著時間進入老年人口,並在這裡看見了「
老幼共學」的潛力,以及青、中壯年的居民因不會母語而成為「失語者」
的窘境,很多狀況也跟其他原鄉部落相同。
想到自己的部落也是個正在進行式的例子,希望這次旅程看見的問題
能有解決的方針,哪怕自己也因時間推移而成為老年人口,但望向跟著我
們同行的孩子,似乎看見一道希望的曙光。
家銘:接著參觀部落托育和老人日托照顧,比悠瑪部落巧妙的結合這兩個不同面
向的照顧,讓老人家當作小朋友的老師,學習部落的事物;小朋友激勵老
人家講述過去的歷史,營造出屬於老人家的舞台,這樣相輔相成,創造出
了新的價值,並且才有機會延續部落的文化。
任何社區要共同做一件事,需要大家同心協
力,即便很多人一起努力,也會遇到反對或是其
他不同的聲音,堅持自己做有建設性的事情,對
於大家的共同利益最大化,才有機會持續下去。
本報曾報導過比悠瑪部落,請見:
http://kntongan.blogspot.tw/2016/04/blogpost.
html





大手牽小手~部落照顧共學趣(一)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本報團隊於1月29-30日舉辦共學參訪活動,拜
訪了屏東縣泰武鄉排灣族比悠瑪部落與高雄縣六龜區寶來社區檨仔腳文化
共享空間。成員有眉溪部落族人和暨南大學人社中心成員,共21個大人,
22個小孩。有全家出動、祖孫三代、情侶檔、母女檔、壯丁團…非常熱鬧
,最「幼齒」的才出生三個月,最「成熟」的已經可以免費坐公車了,真
的是名副其實的「大手牽小手」呢!

好幾個媽媽都開心地說,這是她們參加過最特別的活動。以往參訪活
動都會很擔心孩子會不會太吵打擾到別人,但這一次卻很放心。
遊覽車上大人們的高歌喧嘩與孩子們的哭聲吵鬧,在同個空間形成兩
股對等且有趣但又不強烈的氛圍,上一秒媽媽拿著麥克風唱著歌,下一秒
安撫著孩子的情緒,真的是很有趣的畫面啊!
「大手牽小手」參訪團隊與寶來社區夥伴合影。(劉家銘攝)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
「大手牽小手」團隊第一天先來到高雄縣六龜區寶來社區的「檨仔腳」文
化共享空間。「檨仔腳」即是閩南語「芒果樹下」的意思。寶來社區多年前受
到莫拉克風災重創,當時有一群人默默地成立了「寶來人文協會」,一磚一瓦
堆砌出「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由許多社區婦女們互助扶持,在這裡發展出
各項植物染布、麵包窯烤、陶器燒窯等體驗DIY,希望找到社區自主自立的一
條路,也透過無毒耕作,找到與自然共生息的方式。
以下是本報編輯團隊為大家摘錄的活動側寫:
子郡:總幹事分享了災後重建的心路歷程,但我最有印象的就是他們的魚頭甕
窯,不止甕窯有特色,麵包也超級好吃,還有遊客專程過來買麵包,尤
其是他們的金黃芒果麵包,到現在吃完還口齒留香呢!再來是古戰場的
導覽、動植物的解說,社區真的很用心在導覽解說上。
雯雯:第一站我們來到寶來,一入眼簾的是染布特色非常鮮明,解說員詳細地
為我們解說部落當初的轉變契機及可以染布的植物,最後直接讓我們手
作植物染杯墊,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祥詠:記得抵達寶來社區前,在六龜的一處休息站稍作休息,一下車撲鼻而來
的炒芋頭香氣,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買了不少芋頭相關的食品就地解
決。最後來到中繼站「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與「浦來溪頭社戰道」,
聽取了「山頭」、「人」」、「土地」、「芒果樹」、「魚頭窯」、「
麵包」相互連結並串聯的故事,深刻體會在地的生活並非只是單一元素
,而是有著多元可能性且無窮的發展。
家銘:寶來社區據點設置於南橫公路必經道路旁,內有大魚烤窯與展示、體驗
的空間。定時都會有現烤麵包出爐,也會有遊客路過購買。總幹事簡單
介紹他們空間的來龍去脈,抱持著對於減少對自然的負擔,建造據點時
產生不同的工法,不用開冷氣就能感到清涼。八八風災後,男人出外打
拼賺錢,留在社區裡的就是老人、小孩和女人。雖然都知道這樣的狀況
,卻從未想過他們是以女性為主的團隊組成,並且完成許多事情。我們
參加導覽的遊程,過程非常有趣,因為團員之中有很多植物和動物的專
家,不太像是導覽員單一的對我們解說,而是遊客與導覽員彼此之間的
互相交流,特別有意思。

寶來社區總幹事李婉與大家分享寶來
社區重建歷程(唐淑惠 攝)

寶來社區堅持古法,社區協力打造麵包窯,至今已
打出口碑,有不少遊客是專程為了品嚐窯烤麵包而
來的。(石祥詠 攝)

小朋友很開心地體驗植物染拓印。(唐淑惠 攝)

寶來生態步道與古戰場導覽合影。(劉家銘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