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寶貝部落的孩子‧青少年關懷系列(四):眉溪的女兒,上帝的僕人

潘盈霜(前左三)與夫婿郭志芳(前左一)與教友們歡喜合影。(照片提供/潘盈霜)
【文/唐淑惠】潘盈霜,七年級生,在眉溪部落長大,媽媽是賽德克族,爸
爸是閩南人。父母離異後,國小六年級就到埔里就讀。在這之前,她從未意識
到自己是「原住民」,直到上了國中,她深邃美麗的五官,在同學眼裡卻成為
「髒」或「山地仔」。交不到朋友、自我形象低落,青春歲月就在這樣自卑中
度過。
同樣是七年級生的郭志芳,拉魯娃族,生長在高雄六龜區寶來社區。國中
時繼承叔叔「從荖濃頭打到荖濃尾」的名號,很會打架、單挑、群歐、偷車、
偷小東西、搞怪樣樣都來,曾是部落裡的頭痛人物。
走過迷惘的青春歲月,他們都因為上帝,重新看見生命的美麗與愛。四年
前,潘盈霜和郭志芳在神的見證下,結為連理。去年六月隻身到魚池開拓「神
國復興教會魚池分會」。今年年初成立愛心課輔班,希望把這份主愛分享給孩
子,讓生命品格獲得完整的建造。
潘盈霜回憶青澀時期,當她正沈溺在被同學排擠的灰暗時期時,印象最深
刻的是看見在飯店當房務的媽媽正在刷馬桶。這一幕驚醒了她,看媽媽這麼努
力地工作,她告訴自己要用功、做好本份,不要讓媽媽失望,成績是當時的她
最能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
一直到大學生了一場大病,受到診所護士的影響,認識了神國復興教會的
牧師與牧師娘。當時牧師請她帶領青少年團體,當時每次都要帶著他們禱告,
透過不斷禱告的過程,她看見上帝的豐厚,看到自己與世人的缺少,從而毅然
決然成為佈道者。親友雖然仍會質疑「你不夠有錢,怎麼幫助別人呢?」但仍
動搖不了她堅定的信念,因為她以用自身見證主愛。
如果青春有顏色,潘盈霜是沈潛的
墨綠色,郭志芳則是鮮艷卻不協調的五
顏六色吧!
國中時是部落裡出了名的頭痛人物
,郭志芳回想自己當時個性少話、不太
會溝通,在團體裡也不會表達自己或遇
到的問題。惹點事情弄些小惡作劇成了
苦悶少年宣洩的出口。到了高中,因緣
際會接觸了達悟族舞蹈,被它力與美所
吸引,就毅然休學跟著參加民間的原舞
團,跳了八年,退伍後下田做農、當水
電工…換了許多工作,卻仍然找不到自
己生命的歸屬,反而染上了喝酒、抽煙

的壞習慣。
潘盈霜(右一)與課輔小朋友、志工合影
(照片提供/潘盈霜)

雖然高中因為同儕影響而受洗,但一直到遇見牧師,郭志芳才看見上帝的
力量。牧師從不會說教,而是透過長期陪伴並以自己曾酒精中毒的經歷鼓勵他
們:「改變是從內開始的,從外開始則是壓力。」願意的人,力量是慢慢累積
的。
親友看見志芳開始佈道,都非常驚訝。讓他欣慰的是,母親和妹妹從不解
、觀望、支持到受洗。他覺得上帝就是透過最惡來見證,就像以前他愛打架、
愛抽煙、喝酒,召罪人、非義人、很髒的人都能進耶穌的門。
目前常來教會的多是在九族文化村工作的教友,由於他們很多都是夜間工
作,沒辦法照顧小孩子。因此在今年初成立了愛心課輔班。與安親班不同的是
,它雖名為「課輔」,但並不是要給孩子更多的功課,而是透過陪伴,讓孩子
的品格獲得完整的建造。
潘盈霜認為,國小階段很重要,但現普遍缺乏品格教育,有很多孩子成績
雖然好,但品格差、沒有責任感。有些小朋友品格好,但因為主流升學價值,
讓他們沒落了。她覺得他們扮演的角色,就是聽青少年聊心裡的事,提供傾聽
、抒發的管道,教會是值得信任的朋友,而不是另一個父母。
教會是陪伴孩子的重要場域,但父母的角色仍是最關鍵的,他們非常重視
家長的溝通與參與,希望他們能和教會同步一起照應孩子的成長。比如如果父
母很會講道理,但自己卻沒有做到,小孩自然會很混亂或是三分鐘熱度。
郭志芳也提醒,家有國高中生的家長,自己必須要覺知,親子關係才有可
能改變。他們曾經有一個教友的小孩在教會是一個屬靈榜樣,做事很主動,跟
人相處也很融洽。有次媽媽見到他在教會打掃,覺得不可思議,激動得掉淚了
。但是如果回到家,媽媽還是什麼都搶著自己做,孩子其實不可能主動,親子
關係也不會改變。
曾經在成長過程迷惘了很長一段時間,潘盈霜與郭志芳在信仰裡找到生命
的力量,同時也希望透過他們的努力,指引更多同樣迷惘的年輕生命找到方向

,親子關係能因此而得到更好的滋養。


/我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未來?/
本報這系列的「寶貝部落的孩子‧青少年關懷系列」即將
暫時告一段落。這四期我們從青少年自身經驗、父母、部落
教會的角度,帶大家探討這個議題。然而還有許多未竟之處
,如透過學校和社福機關的訪談,我們發現部落存在著一些
「隱性中輟生」的問題。
根據教育部的「帳面數字」,國中小學中輟生每年約4
千人,高中中離生人數更高達2萬3千名。教育部規定,未經
請假、請假未獲准或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連續達三日以上,
導師就有義務通報列為中輟生。然而,因各種原因不想上學
的孩子,三天內至少到校一天以規避中輟,就成了所謂的「
隱性中輟生」。雖然這些孩子不上學,多數僅是在家睡覺上
網或在部落遊蕩,並未有重大事件。然而,他們的未來呢?
在原鄉部落任教近三十年,現任南投縣教師會教育教學
研究部主任陳美珍,退休後仍為孩子教育努力不懈,致力改
善教學現場。她一針見血地指出,即使教改那麼多年,仍是
以升學、成績為主流的教育。說穿了,多數孩子仍只是「陪
讀」罷了。特別是原住民的孩子,因為進入學校體系,流失
了部落生活經驗與自我認同;在學校體系裡,卻又找不到出
路。
兩頭都空的失落,我們究竟想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未來?




一根玉米的故事~謝二哥餐店


【記者金雯雯眉溪報導】在清晨4、5點尚未天亮前,眉
溪部落有一個小小的角落已經開始忙碌了,那就是---謝二哥
餐店。
  老闆娘胡嘉琳每天清晨開始準備材料,六點準時開店,
讓一大早準備去山上工作的人都能先填飽肚子。胡嘉琳本身
也是眉溪部落長大的孩子,也做過山上的勞動工作,因此她
更明白那種辛苦與勞累,所以她的早午餐份量總是非常的多
,有一次她做的便當出現了一整根玉米,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也會調侃她說:「那麼好~一整根玉米耶!」但是她卻笑
笑的說:「我就是怕大家吃不飽啊!」一句怕大家吃不飽,
也許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是卻也道出她心疼部落的每一位工
作者,她告訴我去山上工作是非常消耗體力的,所以一定要
先吃飽,她寧可少賺一點點,只希望大家能吃到健康又美味
的大份量餐點。
  從開店至今,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店內的客人卻不少,
胡嘉琳說她非常感謝每一位來店裡消費的客人,雖然她每天
從一大清早開始忙碌,晚上也備菜到很晚,但是她非常的樂
在其中,對於每一位顧客的意見她也非常重視,會去反覆檢
討自己做的是否讓顧客滿意,也會盡量去克服所有的問題,
對於顧客給與的意見也都虛心接受,盡量去做改進讓客人滿
意。
  謝二哥主打的是中式餐點,早上10點前也可以先預訂便
當,營業時間: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早上6點~13點,若有興趣
的朋友也可以去吃吃看唷!說不定幸運的話也能遇一整根玉
米的便當唷!
豐富的菜色,讓客人吃飽飽。
(金雯雯攝)


同心協力搬新家,南豐國小臨時校區新氣象


【記者唐淑惠眉溪報導】因九二一受損,每次外面大雨,教室就會下小雨的南豐國小,總算進
行拆遷重建工程。在今年寒假期間,學校與部落總動員,搬到活動中心改建為臨時校區,全體師生
逐漸進入常軌。
活動中心現在一樓改為校長室、會客室、幼兒園、一、二年級教室,二樓則是老師辦公桌、四
、五、六年級的教室。教室的牆面約2-2.5公尺高,天花板沒有隔,所以隔音比較差,一年級導師
蔡瑩燕幽默地笑稱:「同學都可以復習別的年級的課程!」此外,活動空間自然比原校園小許多,
但老師們就會想出一些方法克服,比如有些班級上音樂課時,會借用教會的空間。或是運動課時,
就由老師開車載學生回到舊校區的操場上課。
雖然臨時校區難免有些不便,但是也有意外的收獲。二年級導師陳文芳很感謝,部落居民和村
辦、社區發展協會的協助。因為經費短缺,沒辦法請搬家公司,幸好有很多部落居民擔任志工,出
車出力,才把學校的大型櫃俱搬過來。一開始排水系統很差,一洗東西,就流得到處都是,所幸後
來村辦、社區發展協會協助申請經費,整修排水系統、舖上磨石子、整理廁所,才有今天比較舒適
的環境。她認為臨時校區環境比原先想像的好很多。
最後,開朗的陳文芳老師說,雖然臨時校區有些不方便,但它的好處是拉近學校和部落、家長
的距離。比如因為臨近部落,學生上下學比較方便,有些低年級學生中午下課,就直接到隔壁安親
班,家長不用多載一趟。有時候她也會陪著學生一起放學走回家,跟家長互動比較多。家長也會比
較常來學校了解孩子上課的情況。而她也很開心地說,現在有時常會帶學生走路散步到夢谷瀑布,
覺得部落真的很美!
四五六年級教室外,就是老師的辦公室。
有時某一教室音樂課,就會傳遍「全校」
,隔音比較不良,這是臨時校區的不便之
處,但老師同學們都努力在適應中。
(唐淑惠攝)



原本活動中心這區是很髒亂的垃圾區,因為南豐國小的進駐,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原本的涼亭區整理得很乾淨,學生進進出出,跟村辦、社區發展協會的距離也拉近
了。(唐淑惠攝)









仁愛鄉南豐社區 榮獲 「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銅牌獎


【記者曾子郡台北報導】由農委會所主辦的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在全臺共707個社區
角逐下,只有22個農村社區進入決賽,而我們南豐社區的村民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中,
果然不負眾望榮獲了銅牌獎,除了可領取獎金外,另可獲得前往德國農村進行交流與深度學習
的機會。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肯定參與活動的社區表現,也感謝評審團、全國各縣市政府在這段時
間的用心投入。他也提到,從競賽過程中,可以看見臺灣各地農村的多樣與文化特色。農村不
僅只有生產功能,在這次競賽中更呈現出臺灣各地農村厚實的文化底蘊、生態多樣性,以及人
與土地間的連結,以農村三生共構出發,放眼未來,體現出農村再生的精神。      
林聰賢更進一步期許金牌得主成為農村社區的領頭羊,影響周邊農村,擴散至全國,22個社
區都是農業的典範,發揮新農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農村再生、達到農民幸福、農業安全生
產、農村富裕,進入農村生活,更是一種新的時尚,成為未來年輕人嚮往的生活方式,因此得
獎才是挑戰的開始。  
南豐社區榮獲第一屆牌農村銅牌獎(照片提供/農委會水保局)

部落族人在頒獎現場開心合照(照片提供/農委會水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