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咖啡小百科

全世界共有三大品系的咖啡樹種,阿拉比卡、羅布斯塔、賴比瑞亞;而全世界與台灣種植的咖啡大多為「阿拉比卡」該品系的咖啡樹種。

大眾普遍認知海拔越高種植出來的咖啡品質為較佳,這觀念需要破除,原因是高海拔山區均分布在赤道帶種植,主要避免陽光直射與高溫,高溫會灼傷咖啡葉,導致葉片光合作用受影響,使咖啡樹成長受到抑制;而台灣為北緯22度以上,種植的海拔高度建議不要高於800-1000公尺,否則冬季的寒流來襲,會讓結果期的咖啡樹遇到霜害而減少產量。 (圖文/石祥詠)

以下簡單介紹三大品系:
阿拉比卡:為三大品系中風味最佳、風味與口感均衡的一項大宗豆型為橢圓狀、顏色為藍綠色或淺綠色。


羅布斯塔:屬於剛果咖啡的突變種,本種苦味較強,酸味不足。豆型為圓形、顏色為黃綠色或土黃色。



賴比瑞亞:原產於西非利比亞,本種香味不佳、苦味較強,豆型為米粒狀或湯勺狀、顏色為褐色或黃色主要為少數生產國自己生產消費飲用外,少部分的歐洲國家會選擇此品種飲用。


楓林社區採梅趣


「公益服務」課程是暨南大學打破學習邊界的重要特色課程。該課程主要透過「做中學」,讓同學走出校園、深入社區,陶冶同學熱心公益與服務人群的人生觀,達到服務學習雙向互惠的效果。2015年起,暨大陳文學老師的公益服務課程開始於眉溪和楓林進行各項服務實作,包括蝴蝶調查、農事體驗、課後輔導、老人關懷與部落報採訪,期待藉此增進在地與學校之間的互動,持續深化夥伴關係之建立。


 【文/停允台(暨南大學原民專班二年級學生)】201649日我們來到楓林社區,它的入口小徑看似了無美意,但走了幾步,即能見夾道的黃金楓在橋旁,再前行幾個陡坡,活動中心乍現在眼前。總幹事、理事長與許多老師長輩熱烈地歡迎我們,並告知我們此次的服務行程注意事項。

隨後我們抵達了梅園,梅園主人熱情招待午飯,讓我們一番吃食整備,梅園主人便領著同學採梅,直到裝滿袋子後,開車送我們回活動中心後製。梅子用粗鹽搓製表皮破裂,再用硬物敲出裂痕,接著需數個禮拜沖洗與浸糖,礙於大家公益服務的時間,總幹事說他們會把剩下的完成。

當晚住在附近的露營園區,周老闆熱情招待,所有人一同歡唱、聊天,直到晚上十點才就寢。隔日一早,周老闆還親自下廚,燉煮稀飯供應早餐,讓我們十分感激。

當天的服務學習行程,首先是上午的掃街,除了整潔社區道路外,大量的枯葉也能供應社區堆肥,一舉兩得。但下午的一場大雨,澆熄今天的服務行程,大夥才依依不捨的歸程。

我們除了看見楓林的地景之美外,還有人文活力的一面,總幹事說:「我們老人比較多,六、七十歲的老人可以帶八、九十歲的老人辦活動」這段話透露著楓林老人的活力,但或許也有些許的無奈吧。台灣已進入老年化社會,高齡的情況更在樸實鄉村出現,「人老心不老」的說詞,值得我們年輕一輩深思。楓林社區的美麗與堅強,當地人們活出了他們的願景,而我們的參與,希望能使楓林更茁壯,也願我們能服務更多社區。

「眉友這麼老」活動開跑囉!

(/眉友這麼老團隊)暨南大學「眉友這麼老」團隊延續2015年社工系課程及眉溪部落長輩們互動間的感動,47日起每週四早上10:3012:00再次與眉溪長輩們再續前緣!

        本計畫宗旨為藉由學校單位的資源刺激和當地志工的協助,共同協力完成一個屬於眉溪部落的老人關懷據點,希望透過關懷服務,讓部落的長輩留下有趣難忘的晚年生活!

上學期是以課程的方式進入部落服務,但這學期不同的是,團隊在活動執行前,先與部落協會的幹部及部落當地青年進行溝通協調,詢問部落當地目前的老人狀況與需求,來規劃一系列的活動內容。活動從四月份辦理至今,團隊同仁與PayiPaki相處的都非常愉快。

另外,我們更在活動前一周走進眉溪部落,親自拜訪郭明德村長、原夢餐廳老闆王萬全先生、原夢餐廳主廚王孝良先生、天主堂聖母團團長李秋菊女士、部落青年石祥詠先生等,他們默默支持這個活動,每星期以實際的行動不論在人力、物力、伙食及交通上給予團隊最大的支持與協助。未來,團隊也希望能有更多部落的人士加入,一起為部落努力。


 眉友這麼老活動再次啟動,大家又同聚一堂了!  (/眉友這麼老團隊)

李秋菊媽媽為大家煮午餐!   (/眉友這麼老團隊)

王孝良也常常來協助煮食,為耆老們盡一份孝心。   (/眉友這麼老團隊)

部落青年談出來─李國榮

李國榮有著誠懇親切的笑容,這份認真也反應他的工作態度上(石祥詠攝)


【記者石祥詠眉溪報導】現為汽車銷售業務員的李國榮,是什麼原因成為業務員?或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在埔里就業呢?

有著排灣族血統的李國榮,已婚育有一女,生父李達仁是排灣族,母親林碧珠為閩南人,成員還有一位哥哥李國華。剛出生約一歲時母親認識現在的繼父張惠鐸(Pawan  Nokan),從此家中又多了兩位弟弟張哲民與張哲維。

繼父張惠鐸(Pawan  Nokan)為海軍職業軍人現已退役,與母親是在高雄左營認識的,而李國榮小學時在高雄念書,小學畢業後跟著繼父回眉溪生活與繼續求學。他畢業於台北科技大學,當完兵後就回到部落裡,一開始在埔里的私人公司擔任行政職的工作,不久又到仁愛鄉公所的山林守護隊,處理文書相關的業務。原本李國榮想往公職人員目標前進的,但由於準備過程耗費許多時間與心力而漸漸失去動力,接著透過朋友介紹與扶持成為了汽車業務員,他心想必須給家庭個美滿的生活,這份心念轉變成工作上的一個動力,迫使自己在汽車銷售中學習與人交際的能力,心態也日趨成熟穩重,而事業也蒸蒸日上。

我們訪談過程中聊了許多小時候的事情,還有現在部落的改變,不乏青年外流與聚會場地缺少等問題,很希望部落在這方面能有所改變,讓許多部落的青年能回到自己的家鄉部落生根成長並茁壯

傳統釀酒製作 傳承小米文化

【記者張淑婷眉溪報導】從去年開始國立暨南大學在校內空地開闢「暨大小米學園」,透過播種與採收儀式,傳承小米文化。小米在上個月已陸續進行採收,採收後經過的自然曝曬,於326日由講師伊婉貝林(Iwan Perin)帶領與部落族人劉百麗(Uma Nokan)親自帶領同學製作傳統的小米酒,增進大家對小米文化的認識。

Uma表示,部落女性都必須學會釀酒,她從小就看著母親釀小米酒,自然也習得釀小米酒的方法。Iwan也表示:「釀酒前以及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千萬不可以吵架或喧嘩,否則釀出來的酒一定會失敗」。由此看出族人對遵守GAYA的堅持。

曬乾後的小米,傳統的作法都是以雙腳搓揉的方式將小米穗與小米梗分離。取出小米後,需要過篩,去除雜質。過篩後的小米需送進碾米機進行脫殼。Uma說:「由於小米粒非常細小,一般的碾米機是無法將小米脫殼的。所以,會先將小米和糯米混合後送入碾米機中,透過機器將糯米和小米磨擦的方式才能順利脫殼。」從這個過程中,不難看出族人的智慧。脫殼後的小米因為混合了糯米,需要再進行過篩,此時才算取得製作小米酒原料的第一步。

之後,將小米和糯米泡水後,放進蒸鍋進行蒸煮,需煮至熟透後,放涼備用。待小米和糯米放涼後,拌入冷開水,Uma特別強調「一定要是煮過的開水才行」。拌冷開水的用意是要將米粒分離,讓顆粒粒粒分明,才易於後續的發酵作業。拌開後的米粒再加入酒粷進行攪拌後,才開始進入發酵的過程。置於酒甕中,將封甕口封住約五至七天,等待發酵完成。Uma說:「發酵時間的長短是看氣候的好壞來決定,陰天時發酵期要長一點,若晴天時,發酵期就會短一點。」





















1. 曬乾後的小米。(/張淑婷攝)




















2. Uma示範如何將小米穗與
小米梗分離。(/張淑婷攝)


3. UmaIwan教同學如何將小米過篩。
(/張淑婷攝)






4.  將小米和糯米混合,以利後續的碾米過程。(/張淑婷攝)
 5. 小米和糯米混合後送入碾米機中。
(/張淑婷攝)



















6. Uma在檢查碾米後的小米成果。
(/張淑婷攝)





















7. 脫殼後的小米需要再進行過篩。
(/張淑婷攝)



















8. 經過多個步驟後,獲得黃澄澄的小米。(/張淑婷攝)

人生七十才開始 畫筆勾勒精采人生—素人畫家黃阿桃


【記者張淑婷眉溪報導】在電視廣告或是日常生活中,常聽到一句: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話真實地發生在黃阿桃的身上。

黃阿桃從小便對畫畫很有興趣,因小時候環境不好,沒有機會學習,直到七十歲那年,
才真正開始學習畫畫,從簡單的鉛筆與粉彩筆等媒材創作,畫出一幅幅動人的畫作,也畫出她的精彩人生。

黃阿桃年輕時隨著先生嫁到清流部落,之後因為先生擔任眉溪部落村幹事一職,全家便遷居至此,至今已居住數十年。黃阿桃與繪畫的緣份開始在兩年前,南豐國小有位美術老師,主要身份是替代役男,課餘時間會教部落的村民或小孩村民繪畫。黃阿桃說:小時候對畫畫很有興趣,再加上有老師來部落教畫,我媳婦就鼓勵我去學畫看看;一開始我想學的是國畫,因為我從小就覺得在宣紙上作畫是件很藝術的事,但老師是教油畫的,我心裡想,油畫也可以啦,就嘗試看看。」想不到這一試,便喜歡上這樣的創作方式。

習畫至今兩年,黃阿桃便成為部落居民公認的「繪畫藝術家」,從她畫作的細膩度,令人驚訝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有這樣的成果。黃阿桃的創作題材多數都是從平面雜誌、報紙或相片獲取靈感來源,凡是沒有畫過的筆觸,都會想要嚐試,可以嗅出黃阿桃血液中帶有藝術家的氣息,同時,她也不斷的挑戰自己。黃阿桃挑出一幅主題「鳳梨」的作品說:「這幅是我最滿意的畫,是我從水果月曆中看到的靈感,花了我兩個月的時間,而且這是非賣品喔,以後要留給我的子孫的。」出自她筆中的主角,總是栩栩如生,充滿生命力,完全不輸給專業的繪畫家。

看著黃阿桃滿屋子的畫作,不難看出她對繪畫的喜愛與堅持。她表示:人生中最快樂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七十歲找到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很幸福的。採訪過程中,問她有沒有想過開個畫展,她笑了笑,搖搖頭,對我說:「畫畫能讓我開心,那就夠了」。

黃阿桃展現自己得意的畫(/張淑婷攝)

心中有愛,行動無礙—巡迴診療牙醫~曹木楠

【記者唐淑惠眉溪報導】每周五晚上,埔里信義路上的「東海牙醫」早早就關門,醫生可不是去逛夜市,而是必須預留一個晚上的時間,準備隔天早上巡迴醫療的器具,包括清點、消毒、分類、打包……著實需要不少功夫。每周六清晨五、六點,年過六旬的曹木楠醫師和醫師娘鄭瑞琴兩人將看診器材扛到車上,直驅眉溪部落天主堂,為當地居民看牙,五年來從不間斷。

「全民健保牙醫醫療巡迴服務」是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辦,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巡迴醫療團負責南投縣地區,主要為了解決山地離島及平地偏遠地區之醫療資源不足,特別是提供行動不者就地醫療的服務,同時也推廣口腔保健,降低齲齒率。

 曹木楠醫師回憶一開始巡迴看診時,因經驗不足,且齒科器械材料很多,只要少帶一、兩件,當天可能就要停診。因此起初六、七位牙醫師共同負責一個村,互相支援,等熟練之後,再逐次分散到別的村落。目前仁愛鄉地區共有六位牙醫師巡迴診療,曹木楠醫師負責南豐村。他很感謝天主堂提供很好的場地,神父及幾位熱心的教友也會鼓勵小朋友來看診,讓他的診療順利許多。常常到了周六上午,天主堂一樓就擠滿了孩童,由於有同伴的刺激,連23歲的幼兒坐上診療椅都毫無畏懼之色。長期推廣也在小朋友身上看到了效果,曹醫師還稱讚地說:「這裡的孩子都有刷牙的習慣,而且很勇敢喲!」

牙醫是份辛苦的職業,幾乎全年無休,還必須長時間進行細部的動作,很耗費眼力與雙手,但只要有病患牙痛求救,曹木楠幾乎是立刻開門,視病如親。巡迴診療雖然不輕鬆,但曹木楠與太太很樂在其中,就像出門走一走,見見老朋友。

南豐村的朋友,每周六七點半到下午兩點,曹醫師等你來「嗑牙」泡茶聊天哦!


曹木楠醫師與助手太太鄭瑞琴共同為偏鄉醫療貢獻,不遺餘力。(唐淑惠攝)

從乳牙到恆齒~從小就給曹醫師看牙,每個病患就像老朋友一樣。(唐淑惠攝)

天主堂提供乾淨寬敞、設備齊全的場地,讓巡迴診療的工作順利許多。(唐淑惠攝)

互助與傳承—比悠瑪部落老人照顧新模式




【記者唐淑惠報導】平和社區舊名「比悠瑪」(Piuma),是位於屏東沿山公路旁的排灣族部落,也是泰武鄉人口數最少的部落,僅六百多人。近年來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積極連結各公私部門,以「關懷、照顧」為初衷推動各項福利。2007年啟動社區關懷據點方案,不同於一般「老人=弱勢」的思維,平和部落以「互助」和「傳承」的傳統精神,開展出新的部落照顧模式。


不只是「照顧」,更是「互助」
    2007年回到部落,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至今九年的德布蘭恩看見總有幾個學齡前的孩子會在上班期間,在辦公室裡外徘徊。經詢問,這些孩子大多是父母無力支付幼稚園費用,她看到社區老人們代替忙碌父母照顧孫子卻有心無力的現況,體認到在部落普遍可見的隔代教養問題與失學孩童的處境。於是在2007年啟動社區關懷據點後,同年開辦課後照顧的「愛幼計畫」,並在隔年再設置幼童托育照顧。
托育班的孩子到行動不便的VUVU家關懷拜訪,童真的熱情讓VUVU
樂得合不攏嘴。(/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托育計畫啟動半年後,也慢慢從單純的托育照顧,逐漸增加文化課程,如部落歲時祭儀、石版建築、生命教育等主題式教學模式;更特別的是,部落家長和托育班老師有一個共識,決定以全母語教學。這是個很有勇氣的決定,但剛起步時,對老師和孩子都形成莫大壓力,德布蘭回想,當時還有些孩子壓力大到會頻尿褲子以表達他們聽不懂族語的焦慮。
老人據點跟托育班歡欣帶著祝福報佳音,溫馨樂融融。(/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此外,他們發現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部落的母語老師十分缺乏,符合托育班師資資格的老師,通常又很年輕,不擅長母語。然而,危機有時也是契機,他們後來想到,可以邀請關懷據點的耆老們到托育班,教唱統古調歌謠與日常詞彙。沒多久,孩子們都能聽得懂日常族語對話。學會的母語詞彙及部落傳統知識,遠遠超過自己的父母。
比悠瑪部落只有一所國小分校,隨時都有併校的危機,孩子學母語對部落來說是很重要的曙光:開始讓家長體認必須要有意識的學母語及說母語,竟然有搬離部落到都市定居的年輕家長,堅持每天接送孩子回部落來學母語,其他部落家長也表達希望讓自己的孩子到平和就學。當小vuvuvuvu以母語對話,而老vuvu笑呵呵回答,「這才是最有意義吧!我想這樣有『通』的話,是可以直接通到我們排灣族的祖靈。」


不只是被服務,而是「傳承」
托育照顧的文化課程由大VUVU教小VUVU種紅藜(/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因為社區照顧據點的設置,德布蘭恩和耆老們有了更深入的互動,她發現老人家普遍有一種焦慮,擔憂下一代無法繼承他們所有的東西:對山林動物、植物的理解,傳統領域的範圍、族語所承載的那些祖先們的智慧……。於是,就在每三個月的慶生活動中,會設定一些主題請壽星發言,比如「想對後代說什麼?」。許多VUVU總是會談到1968年從北大武山舊部落遷村的故事,在遷村記憶的講述中,呈現了許多VUVU早年生活的艱辛與韌性、勇氣與智慧。
於是,在2008年遷村四十周年的紀念活動中,部落青少年重新整理VUVU們的遷村故事,用話劇的方式演出,這對比悠瑪部落的族人,特別是經歷過遷村的耆老們,意義十分重大。看到兒孫們把自己這輩子最深刻難忘的記憶重現,VUVU們無不動容落淚。至今遷村故事仍在部落裡擴散著,除了成為參訪導覽的重要內容外,協會也集結了二十多位耆老的生命經驗,正在編輯遷村故事的繪本,將祖先們的互助團結精神傳承下去。
    結合幼童托育與關懷據點,且有部落工作者做為橋樑,健全了部落整體性的互助系統,中生代的家長,特別是婦女便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出外就業,自然對家庭經濟有所助益。在平和部落的經驗中,老人不是被服務、被照顧的弱勢,而是部落傳統精神與智慧的傳遞者。他們透過照顧工作,看見了部落的希望。
【註】VUVU:排灣族語,祖父祖母或孫兒孫女

「幸福果食」來原夢 打造賽德克野地饗宴

【記者李美瑄眉溪報導】透過水土保持局媒合,「幸福果食團隊」於330日進入眉溪部落的原夢觀光農園,實施「稻田裡的餐桌計畫」,透過一連串的文化體驗活動,並享用在地特色餐,拉近人與大地的關係,使參與者深入了解賽德克文化與價值。

當天活動一開始先引導參與者穿著賽德克傳統披肩,解說其穿著方式及故事意涵。並安排傳統家屋參觀及狩獵的體驗活動。重頭戲---餐點則為原夢餐廳的「公主餐」,使用部落在地食材如馬告、刺蔥等,包含前菜、湯、麵包、沙拉、主餐、水果及飲料,依照季節性做變化,並以歐洲宴會模式進行上餐,搭配「說菜」,---解說每道菜的故事及文化意涵,打造出高規格、具吸引力的賽德克特色饗宴。

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事先與原夢負責人江嬌媚、王孝良討論,將其原本桌菜的形式,移置在戶外青青草地上,擺放白色長桌,搭配傳統圖騰桌巾,以自然環境作為用餐的基底,營造出與大地共生息的用餐環境。原夢負責人王孝良說:將桌菜轉變成單人精緻化的特色餐,無論是在菜色、擺盤以及人力等相關成本,都是需要再三思量的。」目前這樣的野地饗宴已舉辦兩次,用餐形式與內容仍在嘗試、籌備階段,請大家拭目以待。


戶外野地饗宴餐桌一景(李美瑄攝)

結合在地食材的創意料理—南瓜刺蔥蒸蛋(/李美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