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薑黃呷百二~阿嬤的養生秘訣

    今年九十二歲的張乃阿絨妹在三十六歲發現自己得了乳癌。在五十六年前,癌症幾乎等同不治之症。當時她聽說薑黃對許多絕症都有療效,阿絨阿嬤每天早晚都會啃上幾片。就這樣,竟然不藥而瘉。

阿絨阿嬤當年四處一點一點跟人收集薑黃回來種,至今已經種了幾甲有餘的薑黃田,兒子張峻源退休後回家幫忙種薑黃。十多年前,張乃阿絨妹發現胸口長了兩公分的惡性腫瘤,但至今仍未擴大。對薑黃鑽研許久的張峻源從一些研究資料及自身經驗解釋,「薑黃很有可能是抑制壞細胞生長,但並沒有消滅它,反而是讓身體學習與它共存。這是與西醫不同的,傳統化療會將好的、壞的細胞都殺死。」大家都期待有一種藥草能治百病,無所不能,往往不深究就胡亂吃一通,張峻源的說法是非常忠肯且具有科學精神的。

想進一步了解的朋友請洽0979-815255 張峻源。

九十二歲的張乃阿絨妹講起話來中氣十足,思緒清楚。(唐淑惠攝)
在楓林社區及眉溪沿岸常能見到薑黃
(唐淑惠攝)

互助好鄰居~王美玉

王美玉近照(照片提供/王美玉)

【記者曾子郡眉溪報導】綿綿細雨的午後,眉溪儲蓄互助社的專職王美玉,正悉心協助社員的貸款申請。她燦爛的笑容,讓淋著一身雨的我們感到親切溫暖。

美玉是從信義鄉羅娜嫁來眉溪的媳婦。她坦言剛嫁來時,因為族群文化的不同,還有點不太適應,而且為了融入眉溪生活,也嘗試許多工作。在某次因緣際會下,透過互助社幹部的介紹,有幸進入互助社擔任專職,算算時間也做了7年有餘。因為從小就在互助家庭長大,所以對互助社有十分深刻的認同感。

美玉微笑地說:「一開始擔任專職我也不太懂,但就是從做中學習,累積經驗,服務社員。我覺得很高興社員信任我,把我當成家人一樣,放心將錢交我處理。」互助社的工作讓她有機會與居民接觸,建立相互信任,就是她擔任互助社專職最大的收穫;而且與社員的聊天過程中,除了學習傾聽外,也學習賽德克族語,完全融入眉溪的生活。

在部落這幾年,她也十分關注部落學童的課輔。她覺得:「部落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因為孩子是部落的未來,我們曾經組成五人小組協助學童課後輔導,培養孩子自主學習。」

互助社強調「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助精神。雖然有時候在互助社會遇到社員為了錢的事而態度欠佳,但美玉還是耐心的一一回覆。她笑著說:「工作上歸工作,下了班大家還是好朋友,我覺得誠懇待人與廣結善緣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只要社員有疑問,我都會盡力為大家服務。」

兩個太陽的故事

兩個太陽的故事


【族語專欄】hido(太陽)
Daha hido cbeyo cbeyo bale hayan sa. Wada haun cmebu rudan ta cbeyo ka kingal di mesa. 
據傳上古時代有兩個太陽。傳說其中的一顆太陽被我們的祖先射下。

太古時,傳說有兩個太陽,沒有夜間時分,氣溫非常炎熱,人們思量著如何把其中一個太陽射下來。大家試過很多方法,但太陽實在太遠了,始終無法成功,族人們十分苦惱。

這時,幸好有一位年輕人自告奮勇,要走到最接近太陽的地方,將它射下來。於是,年輕人背上扛著一個小男孩就起程走了,他們一邊走一邊沿路種植下了橘子。

他們走了許多年,年輕人沒有到達目的地就過世了,而他背上的那男孩兒到達目的地時,也長大成人了。他拿起箭向太陽發射,終於,他射下其中一個太陽!從那一天開始,宇宙有了日夜之分,也讓世間不再這麼炎熱。在起程回鄉途上,他邊走邊吃他們以前種下的橘子。

經過長途拔涉,回到家鄉時,人們發現當年離鄉的小男孩,轉眼已變成了銀髮蒼蒼的老人了。(責任編輯/范心怡、唐淑惠)

2016賽德克民族論壇 首度移師花蓮

     【記者石祥詠花蓮報導】賽德克族橫跨南投與花蓮兩縣,1118-19日首次在移師花蓮舉辦「賽德克民族論壇暨文面民族傳統獵技射箭比賽」,由賽德克民族議會舉辦,德魯灣協會承辦,內容有五個場次主題,各是「歷史」、「語言」、「土地」、「文化」、「和解」等,參與者有許多花蓮移居地的族人們,更還有來自南投祖居地的族人一同共襄盛舉。

        本次會議共邀請15位原住民學者及實務工作者發表,也有來自春陽部落現為世新大學原住民中心助理的奧宇巴萬,以及來自清流部落現為暨南大學國際曾于庭,年輕人參與會談讓論壇注入嶄新與生生不息的面貌。

會議現場(石祥詠攝)

南豐射箭好手 泛泰雅、泛紋面盃比賽傳捷報

【記者張淑婷眉溪報導】105年度的泛紋面盃與泛泰雅盃比賽結果出爐,南豐村的射箭好手再創佳績。泛紋面盃女子個人組冠軍高秀英;泛泰雅盃男子個人組冠軍李世嘉,而在團體組也榮獲第三名的好成績。
此次獲得女子個人組冠軍的高秀英女士,因為本身就是學體育出身,在仁愛鄉傳統射箭委員會主委蔡畢夫的鼓勵下加入,接觸射箭活動至今約一年的時間。從五公尺的距離開始練習起,愈練習愈有興趣,甚至連她的丈夫劉逸文也加入,在練習的期間夫妻也陸續參加交流或友誼賽,累積不少經驗。她表示:「剛開始參加比賽時,我都是去撿箭的,連靶都打不到,但就是持續不斷的練習,希望未來有更多女生可以加入這項運動」。

另一位射箭隊的成員李正義表示:「傳統射箭對原住民是深具文化意義的,仁愛鄉位於山區,山上的天然材料都很適合製作傳統弓箭」,而他也是目前僅少數採用「夾式」的射箭法的選手。

仁愛鄉傳統射箭隊委員會兼南豐村射箭隊隊長蔡畢夫也提到,原住民文化復振的運動很重要,其實還有很多項活動,例如:藤編、編織等等。他也期待未來仁愛鄉的各個村落都能夠成立射箭隊,落實賽德克的傳統文化。


 高秀英與李正義示範傳統弓射箭(張淑婷攝)


射箭隊成員合照。從右起分別為:陳志偉(仁愛鄉大同村射箭隊隊長)、李正義、蔡畢夫、高秀英、劉逸文(張淑婷攝)

當月活動花絮與公告

【首選圖片】今天我最帥

 
AWI PIHU 穿著傳統服在賜得磊教會前。(張智凱攝)

炸雞達人~邱秀玉

來自平靜部落的邱秀玉,曾擔任二十多年連鎖速食店品管人員,手藝絕佳。她與夫婿周俊傑(Watan Pihu)幾年前回到眉溪部落落地生根,今年才開張的「快樂雞KLG」讓大家多了一個好食的新選擇,他們堅持店裡不賣酒,希望能改變部落裡群聚酗酒的習慣,將滿滿幸福的手藝傳遞給大家。(圖文/唐淑惠)

快樂雞【賽德克眉溪店】
地址: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中正路98-2
電話:0905-500135/0913309727



折價卷$5元 
(到「快樂雞KLG」消費,可折抵5元,本卷影印無效)
兌換日期即日起至2017130日止


【編輯團隊】以下名單依筆畫順序
指導老師:江大樹、邱韻芳、謝如珍、陳文學
賽德克語顧問:田明德  (Pidu Nokan)、依婉貝林  (Iwan Perin)、李正義  (Iyung Pawan)
總編輯:張淑婷
執行編輯:唐淑惠
刊頭設計:古珮琪
排版印刷:文慈電腦打字排版社
特約記者:劉明浩  (暨南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記者/發報志工:范心怡  (部落青年)、曾子郡  (Iyung Nawi 部落青年)、石祥詠  (Walis Neyung 部落青年)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部落青年談出來 — 姜旻宏


【記者蔡曉涵、詹莉苗眉溪報導】近幾年越來越多返鄉青年回到部落從事文化、休閒觀光及社區發展相關的事務,此次訪問的對象—姜旻宏,也是返鄉青年中,默默耕耘的其中之一。目前他主要是在自家經營的藝棧裡幫忙、協助父母規劃及整理露營區、生態池和咖啡文化館,在這當中也結合了傳統文化及生態導覽的介紹,讓更多來到眉溪這塊土地的人,發現眉溪的獨特魅力。然而對於這樣的想法、甚至是返鄉的初衷,他一切都是以「休閒」為出發點。畢業後短暫在外工作的他,對於都市生活緊湊、壓力的堆積,深覺「休閒」對現代人的重要性,因此激起他返鄉發展休閒觀光的動機。

姜旻宏表示當初選擇回來,起初其實是抱持回來休息放鬆的心態。在外工作多是聽從別人指示,工作性質也較為乏味。而返鄉休息的契機,讓他感受到生活的意義,也做回了自己。在學習經營露營區及觀光導覽的過程,也多了許多與人之間的互動,這些互動讓他聽到了各式各樣的人生故事,而喜歡攝影的他,也常常按下快門,將人的神情捕捉在相片中,記錄每一次珍貴的時光!

訪談過程中,問道他在返鄉工作時,是否有遇到些甚麼困難?姜旻宏認為,目前主要遇到的困難點是藝棧園區內、外的資源該如何整合,另外針對園區的軟體設備也有待改善,畢竟要讓更多人認識眉溪部落,就勢必要用影像記錄傳遞訊息,希望藉此吸引外界的目光達到宣傳的效果。目前的生態導覽以期能朝更大的方向前進,有朝一日能發展成一個生態教室。他期許著未來部落在休閒觀光上,可以發展的越來越好。尤其部落所在位置就是一個優勢,再來文化及生態知識的整合,都是發展休閒觀光最豐富的資源。

對於之後的人生規劃,姜旻宏已考取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的教師專業碩士班,此碩士班主要培養人才至偏鄉從事教學服務,未來他希望能回到部落,對部落無論是在教育和觀光上對部落都能有一番貢獻。

眉木傳琴 — 木箱鼓及烏克麗麗班開課囉!

         【記者蔡曉涵眉溪報導】暨南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結合「社區行動計畫」於2016925日起至1225日,每週日的下午2點至3點,在眉溪部落暨大據點,開設為期3個月的「母語歌謠傳唱與演奏研習班」,開班當日吸引了將近20多位的小朋友參與。

                 此次活動的授課教師由暨南大學的劉家銘老師擔任,在課程規劃上,家銘老師希望建立一個互動愉快的環境並搭配活潑輕快的授課方式,培養部落孩童對音樂的興趣,同時也能藉由演奏及歌謠的傳唱,學習族語並從中認識傳統文化。在演奏樂器上以烏克麗麗和木箱鼓入門,之後也初步規劃邀請部落耆老進行族語歌謠教唱。

                 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劉家銘老師用各式水果來代表不同合弦,讓學童在學習上因為有趣而更加主動學習;在學習木箱鼓時,也以輕鬆愉快的方式進行,熟記動作及旋律後,就進行分組實際打擊練習,而小朋友的表現非常好,大家都踴躍參與。課後訪問學童對於今天上課的心得感想,多半都是覺得很好玩,下次還要再來!



小朋友們興奮地排隊領樂器。(照片提供/劉家銘)

劉家銘老師教小朋友彈烏克麗麗(照片提供/劉家銘)

 
部落學童 左:李純伶 右:邱鈞祐,練習打擊木箱鼓。 (陸淑涵攝)


眉溪部落傳統領域暨部落地圖工作坊

         【記者蔡曉涵眉溪報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族文化教育暨生計發展中心於108日在部落多功能教室舉辦《眉溪部落傳統領域暨部落地圖工作坊》。並由暨南大學原住民族專班、暨南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仁愛鄉東岸部落產業促進發展協會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社區行動計畫協助實行。當天流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賽德克傳統族屋興建歷程的紀錄片撥放、還原人止關史實講座和部落地圖工作坊。參與成員除暨大師生,眉溪部落村民更是踴躍參與。

                其中,重頭戲就是原專班同學製作完成眉溪部落傳統領域的3D實體地圖,然而冰冷的模型要如何才能賦予它新的生命?這就需要透過耆老們的經驗分享來標定傳統地名。過程中也讓原住民青年,意識到這山林間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可以看見獵人的腳步是如此厚實、穩固的踏在獵徑上、看見部落遷移史從這個山頭挪移至另一座山頭、看溪水旁的蝴蝶成群飛舞、看著我們的祖先如何根生落地。這才是部落地圖所呈現的意義。
    
眉溪部落耆老王萬全先生,為部落地圖工作坊作開場簡介。(劉琦攝)

眉溪部落耆老田明德先生,講述自己在舊部落時的兒時記趣。(劉琦攝)


部落耆老共同標定、指證傳統地名。(劉琦攝)


地名故事

alang iyu:南山溪部落
Iyu是地的名字。[1]過去的Iyu是泥灘地,是眉溪與南山溪河流交會沖積而成的。現居於Alang Iyu的居民多半是從Alang Tongan遷移下來的。據老人所說,在Alang Tongan的時候,因為公墓在部落的上面,而且水源又經過公墓旁,那時有很多小孩都夭折、活不長,大家一致認為是水源出了問題,不能喝,因此當時的頭目Pidu Neyung就建議應遷到比較靠近馬路的Iyu居住[2],而漸漸形成現在的Alang Iyu。但有些人不喜歡Iyu,有人認為因為Iyu旁邊有yayung Iyu(南山溪),有溪從旁邊流過,所以不喜歡,因為怕會被水沖走,所以就往天主堂去了。[3]

alang Loyan:天主堂部落
天主堂部落的形成是從1954年天主教進入眉溪部落,由美國瑪利諾會的賈振東神父來此傳教。因著傳教工作的順利推展,賈神父開始計畫興建教堂,並由部落老人Awi Pihu主動捐出其在公路旁的一塊台地(Loyan)給神父作為興建教堂使用。因此,自1956年興建教堂開始,族人們便逐漸搬遷至此,而形成了一個小聚落;他們分別是從TonganMwananSipoParan等舊部落遷移到此。[4]而由於是教堂設立在先,故此聚落被稱為「天主堂」。


參與心得

(文/沈佳澤)老人家看到我們所製作的部落地圖時都議論紛紛著,有的人看著地圖上的山和河流像是在思索著什麼,而有的則是向我們指示著這個地方叫什麼名字、它有什麼樣的故事,當我看到這些畫面時,我第一個想法是,原來部落地圖是個能夠引起老人興趣的作品,他們開心的圍繞著部落地圖,交頭接耳著與我們分享,最後我們再一起標定傳統地名,完成了眉溪的部落地圖。過程中有位老人說:「標定完這個地圖後,那我們還要繼續做下去,繼續擴大地圖的範圍,我們的領域很廣,一直到山的另一邊,這樣才完整。」我想這應該就是老人家對於這個部落地圖的肯定吧!因為他從地圖上看到了過去到現在族人們所生活的領域。





[1] Lubi Nokan(杜林桂花)口述,節錄自簡鴻模等編著,Alang Tongan(眉溪)口述歷史與文化》,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73
[2] Rabe Takun(吳陳秋菊)口述,同上註,頁12
[3] 同註1,頁74
[4] Iyung Walis(姜仁和)口述,同上註,頁74

當月活動花絮與公告

臭豆腐達人~黃國明


    【記者張淑婷、唐淑惠眉溪報導】眉溪部落台十四線天主堂部落入口處,有一個臭豆腐小攤。主人黃國明空運上尉退休後不久,因家裡老人家年紀大,回鄉協助種茶。農閒之餘,黃國民與太太就經營這個小吃攤,貼補家用。
黃國明學生時代就在打工炸臭豆腐,幾十年手藝果然不是蓋的,金黃臭豆腐炸得酥脆,配上台式泡菜,銅板價50元,份量十足!除了臭豆腐外,還有卡拉OK、冷飲檳榔、讓部落族人或路過遊客有一個小憩的所在,黃國民也希望日後有機會能營造成更具規模的休閒園區哦!
        各位可能會問:美食報導都會有美食特寫照,你們怎麼沒有?因為一看就令人流口水,想起要拍照時,已經被小編吃光光了!


折價卷$5元 
(到「部落臭豆腐」消費,可折抵5元,檳榔除外)
兌換日期:即日期至12月31日止


【編輯團隊】以下名單依筆畫順序
指導老師:江大樹、邱韻芳、謝如珍、陳文學
賽德克語顧問:田明德  (Pidu Nokan)、依婉貝林  (Iwan Perin)、李正義  (Iyung Pawan)
總編輯:張淑婷
執行編輯:唐淑惠
刊頭設計:古珮琪
排版印刷:文慈電腦打字排版社
特約記者:劉明浩  (暨南大學通識中心講師)范心怡  (部落青年)
實習記者:沈佳澤、詹莉苗  (部落青年)、蔡曉涵  (部落青年)
發報志工:范心怡  (部落青年)、曾子郡  (Iyung Nawi 部落青年)、石祥詠  (Walis Neyung 落青年)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部落青年談出來—姜旻宏

【記者蔡曉涵、詹莉苗眉溪報導】近幾年越來越多返鄉青年回到部落從事文化、休閒觀光及社區發展相關的事務,此次訪問的對象—姜旻宏,也是返鄉青年中,默默耕耘的其中之一。目前他主要是在自家經營的藝棧裡幫忙、協助父母規劃及整理露營區、生態池和咖啡文化館,在這當中也結合了傳統文化及生態導覽的介紹,讓更多來到眉溪這塊土地的人,發現眉溪的獨特魅力。然而對於這樣的想法、甚至是返鄉的初衷,他一切都是以「休閒」為出發點。畢業後短暫在外工作的他,對於都市生活緊湊、壓力的堆積,深覺「休閒」對現代人的重要性,因此激起他返鄉發展休閒觀光的動機。
姜旻宏表示當初選擇回來,起初其實是抱持回來休息放鬆的心態。在外工作多是聽從別人指示,工作性質也較為乏味。而返鄉休息的契機,讓我感受到生活的意義,也做回了自己。在學著經營露營區及觀光導覽的過程,也多了許多與人之間的互動,這些互動讓他聽到了各式各樣的人生故事,而喜歡攝影的他,也常常按下快門,將人的神情捕捉在相片中,記錄每一次珍貴的時光!
訪談過程中,問道他在返鄉工作時,是否有遇到些甚麼困難?姜旻宏認為,目前主要遇到的困難點是藝棧園區內、外的資源該如何整合,另外針對園區的軟體設備也有待改善,畢竟要讓更多人認識眉溪部落,就勢必要用影像記錄傳遞訊息,希望藉此吸引外界的目光達到宣傳的效果。目前的生態導覽以期能朝更大的方向前進,有朝一日能發展成一個生態教室。他期許著未來部落在休閒觀光上,可以發展的越來越好。尤其部落所在位置就是一個優勢,再來文化及生態知識的整合,都是發展休閒觀光最豐富的資源。

 對於之後的人生規劃,姜旻宏已考取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的教師專業碩士班,此碩士班主要培養人才至偏鄉從事教學服務,未來他希望能回到部落,對部落無論是在教育和觀光上對部落都能有一番貢獻。

回家真好!「賽德克公主」的返鄉路

                眉溪部落裡,座落了一處佔地廣大的「賽德克公主露營區」,主人許淑美三、四年前才回到部落定居,在這之前,在外面輾轉流浪了近二十年,從埔里K拉OK店、廬山「泰雅公主露營區」到谷關溫泉區「賽德克公主」…近二十年歲月,一路走來,歷經了火災與水災,白手起家三次,
  她回憶,最早在廬山開創事業時,生意才剛有起色,就被火災摧毀。她與先生奮力重建之後,2008年又因辛樂克颱風再度夷為平地,當時剛出生十五天的小兒子甚至差幾秒鐘被土石流掩埋!劫後餘生,雖然在谷關溫泉區東山再起,但心裡始終有個未完的夢想~回家。
  在最疲累的那段日子,許淑美寫下來這段文字:

2011117
何處是我家
有一首歌「我想要有一個家」
我想要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時候 我會想到它
我想要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驚嚇的時候 我才不會害怕
誰不會想要家 可是就有人沒有它 ...
就像歌詞說的「雖然我曾有溫暖的家」,但這個家很幸苦建立而被天災帶走..

「家」

現在在我心中充滿了很多的渴望 ...
上帝說「我們來到世上 是寄居的 是受難的 也許的
天災後,每到夜深人靜看著熟睡的倆個孩子
及現在寄居在這~谷關~別人的家
心中常常有總不安的思緒..在心頭

寄居

這樣的平靜 何時...
這樣的日子 何時...
這樣的打拚 何時...

我真的很怕    很快就會消失
如果真的有這一天.我該怎麼辦..
如果真的無家可歸.孩子怎麼辦..
我是怎麼了.為什麼我會如此沒有'安全感
我以前是如此的灑脫.天不怕地不怕

我累了.
我倦了.

我一直再找這個答案~何處是我-
我一直再認真與努力~何時才有-



  看著兩個兒子日漸長大,卻始終沒有穩定的住所,許淑美回部落的渴望也愈來愈強。因為二哥的過世,許淑美決心完成他的遺願──回到部落經營父親遺留下的家族事業。在先生和家人的支持下,許淑美將父親留下來的工寮,一磚一瓦地改造,再次打造出現在「賽德克公主露營區」。

  在自己的故鄉,有自己的家人,經營自己的事業,讓孩子擁有與自己一樣的快樂童年。看似平凡的日子,在過盡千帆後,格外甘甜!(/唐淑惠)



\










許淑美竭力經營「賽德克公主露營區」,有不少遊客到訪體驗賽德克文化。(照片提供/許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