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徵求!南豐國小舊照片!


南豐國小因九二一地震受損,於今年暑假即將拆除。要請大家翻翻相簿,歡迎提供南豐國小相關照片。本報團隊蒐集完成後,翻拍後會將原始照片交還給您,並製成電子檔轉贈南豐國小留存。聯絡電話:曾子郡0975-158673、金雯雯0982-478205)

奉獻教職於一生的溫柔教師~陳文芳老師

開朗又熱情的陳文芳老師

民國83年,臺灣師範學院畢業生裡誕生了一位溫文儒雅的女畢業生 ――陳文芳。她出生於屏東,有著一顆熱衷大自然美麗環境的心,於83年畢業後分發教職,選擇了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的南豐國小。在訪談中,文芳老師意猶當年任教時的風景及人文景色無不侃侃而談。
回想著當年的風景與環境,到現在談起還是一副彷彿置身於20年前一樣,臉上帶著回憶的談著過去剛來時遇到的窘境,也就是「原住民式的笑話」。那時候常常因為語言上的溝通而鬧出一些無傷大雅的笑話。而當文芳老師想起當時候看到部落的老人坐在門外曬太陽的情景,那一幅景象讓文芳老師感到非常的愜意,文芳老師遙想著當年說:「那時候部落的老人在自家門口席地而坐,無語的望著前方,有時也望著天空 ,彷彿與世無爭,感覺好清幽!」 這是文芳老師體會到的感覺,有時文芳老師也會靜靜不語的跟坐在旁,去用心體會部落老人的另一種生活模式。
    在文芳老師任職教職時碰到瓶頸時,總會巧妙的化解難題,在教學上遇到困難時,解決的方法不是別的,就是文芳老師的教學理念 ---「愛」。因「愛」而教――這是一次文芳老師在回家途中反省自己教學之時,她所信仰的上帝所告訴她的。也因為有愛,所以無時無刻都可以在文芳老師的臉上看到那充滿愛的笑容及溫柔的話語。
    從文芳老師的教學生涯中,我們可以看的出來文芳老師對於南豐國小不捨不棄與情有獨鍾的一面,當時文芳老師曾因為接送孩子的問題而離開過學校一陣子(約莫四年),當時機成熟時,文芳老師才又回到了這所她最熟悉也最鍾愛的地方,也因為如此學生們才能再次聽見那溫柔的教學聲,看見那常掛溫暖笑容的文芳老師。
    我非常引頸期盼文芳老師能夠任職至圓滿退休,讓她教過的孩子回過頭來總會說:「文芳老師很溫柔,最愛笑,也最愛吃麥當勞!!」在文芳老師教導下,教室總是充滿歡樂!我在此感謝文芳老師的教學不倦,用「愛」教學,也藉此對文芳老師說聲:「您~辛苦了!!」(/陳文芳,文/賴懷恩)

(註:本文撰稿也是文芳老師的學生喔!)  















我印象中的胡孝濂神父

教友們與胡神父的合影(照片提供/曾子郡)

記得2年前回到眉溪天主堂,第一次遇到胡孝濂神父,神父親切地跟我打招呼,讓我尷尬的心情紓解開來,因為從小在外求學的緣故,對教會非常的陌生,只知道小時候有被父母親帶去受洗,其實一點印象都沒有。
但遇到胡神父以後,讓我對教會嚴肅的刻板印象徹底改觀,還記得有一年聖誕節前跟神父一起裝飾教會,神父在教會爬上爬下的,看的我們下面的人直冒冷汗,但也非常的佩服他的勇氣,我問神父爬那麼高,難道不怕嗎?胡神父笑笑的說:「我的生死早就獻給上帝了,還怕什麼高不高的呢。」這種奉獻的精神就是我佩服他的地方。

教友王秀英阿嬤也說:「神父真的很厲害,他走了以後,會想念他做的東西。」除此之外,神父也鼓勵我們年青人多參加活動,不管是聖歌比賽、籃球比賽...等,都非常認同,如今,神父也到了新的環境,希望他身體健康,能永遠為教會服務,有空的話也可以回來看看我們喔(圖文/曾子郡)。

在地的暖心商店---阿米柑仔店

左圖為阿米婆婆與她的柑仔店的合影,右圖則是阿米婆婆年輕時的全家福。(照片提供/却米)

【記者金雯雯眉溪報導】 「阿米商店」是一間座落在中正路上的小小柑仔店,而這一間店的老闆娘是來自信義鄉的全却米婆婆,在地人都稱呼她阿米或莎必(音譯),在此我們就先稱呼她阿米婆婆吧!
    阿米商店開店至今已經20於年,開店初期是在家旁的公車站前用鐵皮與木板所搭建而成的簡陋矮房子,當時只有賣茶葉蛋與檳榔,專門賣給搭公車的村民與學生,講到這阿米婆婆開心的說:「那時候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掉一整箱茶葉蛋耶!」而後,阿米婆婆跟別人借錢,蓋了現在的阿米商店,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辛苦存錢慢慢的把賺到的錢還給別人,阿米婆婆想起那時候的日子感慨的說:「那時候日子很辛苦,為了存錢還給別人,常常只吃辣椒醬配白飯。也曾為了進貨,被突如其來的車子撞到住院,好險我的老伴一直照顧我。」說到這,婆婆的臉上有淡淡的哀傷,因為她的老伴在不久前已經先去天上了。

    阿米婆婆給人的印象,總是帶著暖暖的笑容迎接客人,我問她:「開店這麼多年有什麼感想?」她告訴我:「我很感想大家一直來買我的東西,讓我還清當初蓋房子的錢,也讓我一直開到現在。」聽完後,我終於明白了這間小小的店為什麼可以開到現在,因為這間店擁有的不只有阿米婆婆的堅持,還有她那對人感恩的心。

舌尖上的文化--眉溪部落與暨大首次合作傳統美食課程


【記者唐淑惠眉溪報導】眉溪部落首次與暨南大學原鄉發展學士專班合作傳統美食課程,專案助理教授莎瓏•伊斯哈罕布德邀請擁有二十多年餐飲經營經驗的喇外達賴,規劃以各族原住民傳統特色主食為軸的課程,希望從舌尖到文化,引入"創店"的實務經驗,鼓勵學生從做夢到築夢。
同時兼具室內設計,記錄片導演與原住民餐廳等多種專業的喇外達賴,二十多年前因愛唱歌,開了一家民歌西餐廳,屢敗屢戰,逐漸摸索出"原住民餐廳"的經營模式。在當時,原住民餐飲多是貨櫃屋卡拉ok,喇外覺得非常可惜,各族原住民因為文化內涵,地理環境的不同,延伸出非常豐富的飲食文化。如阿美族許多食材不會直接烤火,而是就原取材用滾燙的石頭間接燙熟食物。從容器,烹調方式,到食材選擇,飲食裡往往能帶出最生活化的文化精髓。從小在都市長大的喇外,也因為經營餐廳,透過記錄片的拍攝開始認識自己的文化。
39日第一次課程特別邀請來自台東知本卡地布部落廖心如老師教導卑南族傳統美食-阿拜,血腸和南瓜蝸牛湯。高中即就讀餐飲科的學生王皓祥對各地文化的傳統飲食特別著迷,為了上這門課,特別將衝堂的必修課延後修習。他覺得現代許多烹調方式有太多加工,傳統料理反而最能吃出食物的原味, 如這次的阿拜,它著重的是將糯米和絞肉,搭配魚鬆等交融在一起蒸熟的美味
此系列課程共有六次,隔周四上午十點半至下午四點(323日、46日、420日、54日、518)、每次皆會邀請各族在地業師親自授課,位於圓夢餐廳旁,甫落成的璞拉蕾廚房擁有齊全的烹飪設備與空間,歡迎族人蒞臨參與,請洽暨大原專班049-29109602581




上課情形(上圖),下圖則是喇外達賴(右立者)與全體師生合影(唐淑惠攝)

「傳統領域」知多少?

今年行政院二月14日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的劃設限於公有土地,引發許多爭議。 您知道傳統領域是什麼嗎?它和原民、非原民朋友的權益何影響?以下是非題考考您!
1.(    )   傳統領域劃歸後,原住民保留地會增加。族人就可以再將土地轉賣。
2.(    )   美麗灣渡假村是阿美族莿桐部落的傳統領域,如果傳統領域辦法及早通過,當時就必須取得部落同意,才能興建。這也就是為什麼傳統領域很重要的原因。
3.(    )   傳統領域很大,所以還給原住民後,其他漢人、客家、新住民都要跟原住民租土地,否則就要移民了。









解答 
1.    錯。傳統領域 不等於 原住民保留地。請見第3題說明。
2.    對。原住民基本法第21條規範政府或私人在「原住民土地」進行開發、研究,必須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第2條則解釋「原住民土地」指的是「傳統領域」與「原住民保留地」。但因為傳統領域遲遲未公告範圍,導致許多土地爭議,要適用原基法時窒礙難行。
3.    錯。傳統領域並不是私有土地,無法買賣或租借。它是指原住民原本的生活領域,包括部落所在地、農耕地、獵場、漁場、聖地等等,也包括海域與河流。私有土地被劃入傳統領域時,這些土地的所有權不會改變,不會立刻變成原住民部落的土地。只有當這些私有土地要進行商業性的大規模開發時,例如興建大飯店或開採礦產,需要徵求部落的知情同意。如果只是小規模私人非營利使用這些土地,則不須徵詢部落的知情同意。
資料來源
1.    莎瓏、馬躍,劃一條「回家的路」──了解原住民傳統領域的16題問答」
2.    原住民族青陣線,「土地還給原住民是要讓漢人去跳海嗎?七張圖回答原民土地的五大哉問!」

迎新送舊~眉溪天主堂主任司鐸交接完成


主任司鐸交接儀式(范心怡攝)

教友感謝胡孝廉神父六年來對眉溪天主堂的付出(范心怡攝)


【記者范心怡眉溪報導】2017年是胡孝廉神父在眉溪服務的第六年,在天主教台中教區的安排下,他前往彰化縣的羅厝天主堂服務。而接任的神父也是同樣來自越南耀漢小兄弟會的黃明強神父。212日這一天,教友們帶著依依不捨和祝福感謝的心情,邀請天主教台中教區蘇耀文主教主禮,舉行了主任司鐸的交接彌撒。
眉溪天主堂自1954年開教、1956年建堂以來,經歷多位神父到此地服務。從最初期到此開教的美國外方傳教會---瑪利諾會的美國神父,他們不僅為眉溪部落帶來了天主教信仰,也針對部落居民的需求進行各方面的協助,例如帶入儲蓄互助社的金融體系,解決族人經濟上的困難,或是幫助部落中的孩子外出求學等等。在這些外國神父無私的犧牲與付出之下,他們陪伴了眉溪部落數十個年頭。
2000年後,眉溪天主堂也進入另一個階段,因著天主教台中教區的安排,在此服務的神父由原本美國外方傳教會的美籍神父,換成隸屬台中教區的本地神父管理。這是眉溪天主堂的新的開始,首位來到眉溪服務的教區神父為布農族的辜勝宏神父(1999-2007),接續的也是同為布農族的幸朝明神父(2007-2011),隨後就是由越南籍隸屬耀漢小兄弟會的胡孝廉神父(2011-2017)以及剛上任的黃明強神父(2017-)接任主任司鐸。
在迎新送舊的時刻裡,總是感覺到時間過得特別快,每位神父依著他們不同的專才來到眉溪部落貢獻自己的青春歲月,以及陪伴部落的每一個人。在我們需要他們的時候,神父們總是無私地為大家服務,從一個人的出生、結婚、最後直到生命的終結,在這些重要的時刻裡,神父的身影總是不會缺席,就像是我們的家人一樣,陪伴著我們。

最後,要向這些無私且充滿愛的神職人員說聲~~謝謝你們、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