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寶貝部落的孩子‧青少年關懷系列(四):眉溪的女兒,上帝的僕人

潘盈霜(前左三)與夫婿郭志芳(前左一)與教友們歡喜合影。(照片提供/潘盈霜)
【文/唐淑惠】潘盈霜,七年級生,在眉溪部落長大,媽媽是賽德克族,爸
爸是閩南人。父母離異後,國小六年級就到埔里就讀。在這之前,她從未意識
到自己是「原住民」,直到上了國中,她深邃美麗的五官,在同學眼裡卻成為
「髒」或「山地仔」。交不到朋友、自我形象低落,青春歲月就在這樣自卑中
度過。
同樣是七年級生的郭志芳,拉魯娃族,生長在高雄六龜區寶來社區。國中
時繼承叔叔「從荖濃頭打到荖濃尾」的名號,很會打架、單挑、群歐、偷車、
偷小東西、搞怪樣樣都來,曾是部落裡的頭痛人物。
走過迷惘的青春歲月,他們都因為上帝,重新看見生命的美麗與愛。四年
前,潘盈霜和郭志芳在神的見證下,結為連理。去年六月隻身到魚池開拓「神
國復興教會魚池分會」。今年年初成立愛心課輔班,希望把這份主愛分享給孩
子,讓生命品格獲得完整的建造。
潘盈霜回憶青澀時期,當她正沈溺在被同學排擠的灰暗時期時,印象最深
刻的是看見在飯店當房務的媽媽正在刷馬桶。這一幕驚醒了她,看媽媽這麼努
力地工作,她告訴自己要用功、做好本份,不要讓媽媽失望,成績是當時的她
最能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
一直到大學生了一場大病,受到診所護士的影響,認識了神國復興教會的
牧師與牧師娘。當時牧師請她帶領青少年團體,當時每次都要帶著他們禱告,
透過不斷禱告的過程,她看見上帝的豐厚,看到自己與世人的缺少,從而毅然
決然成為佈道者。親友雖然仍會質疑「你不夠有錢,怎麼幫助別人呢?」但仍
動搖不了她堅定的信念,因為她以用自身見證主愛。
如果青春有顏色,潘盈霜是沈潛的
墨綠色,郭志芳則是鮮艷卻不協調的五
顏六色吧!
國中時是部落裡出了名的頭痛人物
,郭志芳回想自己當時個性少話、不太
會溝通,在團體裡也不會表達自己或遇
到的問題。惹點事情弄些小惡作劇成了
苦悶少年宣洩的出口。到了高中,因緣
際會接觸了達悟族舞蹈,被它力與美所
吸引,就毅然休學跟著參加民間的原舞
團,跳了八年,退伍後下田做農、當水
電工…換了許多工作,卻仍然找不到自
己生命的歸屬,反而染上了喝酒、抽煙

的壞習慣。
潘盈霜(右一)與課輔小朋友、志工合影
(照片提供/潘盈霜)

雖然高中因為同儕影響而受洗,但一直到遇見牧師,郭志芳才看見上帝的
力量。牧師從不會說教,而是透過長期陪伴並以自己曾酒精中毒的經歷鼓勵他
們:「改變是從內開始的,從外開始則是壓力。」願意的人,力量是慢慢累積
的。
親友看見志芳開始佈道,都非常驚訝。讓他欣慰的是,母親和妹妹從不解
、觀望、支持到受洗。他覺得上帝就是透過最惡來見證,就像以前他愛打架、
愛抽煙、喝酒,召罪人、非義人、很髒的人都能進耶穌的門。
目前常來教會的多是在九族文化村工作的教友,由於他們很多都是夜間工
作,沒辦法照顧小孩子。因此在今年初成立了愛心課輔班。與安親班不同的是
,它雖名為「課輔」,但並不是要給孩子更多的功課,而是透過陪伴,讓孩子
的品格獲得完整的建造。
潘盈霜認為,國小階段很重要,但現普遍缺乏品格教育,有很多孩子成績
雖然好,但品格差、沒有責任感。有些小朋友品格好,但因為主流升學價值,
讓他們沒落了。她覺得他們扮演的角色,就是聽青少年聊心裡的事,提供傾聽
、抒發的管道,教會是值得信任的朋友,而不是另一個父母。
教會是陪伴孩子的重要場域,但父母的角色仍是最關鍵的,他們非常重視
家長的溝通與參與,希望他們能和教會同步一起照應孩子的成長。比如如果父
母很會講道理,但自己卻沒有做到,小孩自然會很混亂或是三分鐘熱度。
郭志芳也提醒,家有國高中生的家長,自己必須要覺知,親子關係才有可
能改變。他們曾經有一個教友的小孩在教會是一個屬靈榜樣,做事很主動,跟
人相處也很融洽。有次媽媽見到他在教會打掃,覺得不可思議,激動得掉淚了
。但是如果回到家,媽媽還是什麼都搶著自己做,孩子其實不可能主動,親子
關係也不會改變。
曾經在成長過程迷惘了很長一段時間,潘盈霜與郭志芳在信仰裡找到生命
的力量,同時也希望透過他們的努力,指引更多同樣迷惘的年輕生命找到方向

,親子關係能因此而得到更好的滋養。


/我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未來?/
本報這系列的「寶貝部落的孩子‧青少年關懷系列」即將
暫時告一段落。這四期我們從青少年自身經驗、父母、部落
教會的角度,帶大家探討這個議題。然而還有許多未竟之處
,如透過學校和社福機關的訪談,我們發現部落存在著一些
「隱性中輟生」的問題。
根據教育部的「帳面數字」,國中小學中輟生每年約4
千人,高中中離生人數更高達2萬3千名。教育部規定,未經
請假、請假未獲准或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連續達三日以上,
導師就有義務通報列為中輟生。然而,因各種原因不想上學
的孩子,三天內至少到校一天以規避中輟,就成了所謂的「
隱性中輟生」。雖然這些孩子不上學,多數僅是在家睡覺上
網或在部落遊蕩,並未有重大事件。然而,他們的未來呢?
在原鄉部落任教近三十年,現任南投縣教師會教育教學
研究部主任陳美珍,退休後仍為孩子教育努力不懈,致力改
善教學現場。她一針見血地指出,即使教改那麼多年,仍是
以升學、成績為主流的教育。說穿了,多數孩子仍只是「陪
讀」罷了。特別是原住民的孩子,因為進入學校體系,流失
了部落生活經驗與自我認同;在學校體系裡,卻又找不到出
路。
兩頭都空的失落,我們究竟想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