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淑惠春陽報導】早晨,史努櫻長老教會靈修館總是時而安靜時而人聲
、說話聲,笑聲、歌唱聲,一群長者齊聚在這裡,畫畫、聊天、做體操。早在政府
推動長照計畫之前,2002年起春陽部落就透過教會的力量,從事兒童課輔、長者日
托照顧的服務,十八年來始終不墜。
當時九二一地震後,部落許多成年人都必須外出工作,長輩則獨留在家。長老
教會秉持關懷鄰舍、關懷老幼的理念,
開始從事老幼的探訪與照顧。史努櫻長
老教會牧師魏錫欽回憶一開始籌辦長者
照顧的景況,不由得感恩信仰力量。最
早兩位志願服務的事工教友,一個月合
領不到一萬元的津貼,如果不是奉獻的
心,是做不下去的。
魏牧師強調,這與政府計畫認知的
「志工」還是有所有不同,平地或都會
地區,許多志工都是退休人員擔任。但
部落普遍沒有「退休」的概念,活到老
做到老。因此沒有信仰的支持,大部份
族人還是會以工作、勞動為優先。
部落就是一個大家庭。(照片提供/史努櫻部落文化健康站提供。)
|
部落就是一個大家庭。(照片提供/史努櫻部落文化健康站提供。)
|
去照顧站,就是懶惰的人?!
「活到老做到老」的觀念,也影響著長者來照顧站的意願。一開始「去照顧
站都是懶惰,不想工作的人」是部落裡許多人普遍的反應。而這只能依靠長期的
宣導與鼓勵,牧師常常與族人殷切懇談,教會這棟建築是大家辛苦奉獻的,蓋那
麼大,如果只是用來做禮拜,就太可惜了!它應該是提供給部落需要的人使用。
春陽部落有三個教會,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天主堂。會有教派問題嗎?
當然有。一開始別的教會的長者以
為來到長老教會參加健康站,就是
要入會,所以紛紛拒絕。這也是必
須依靠長久的耕耘,目前已經有好
幾位非長老教會的耆老參與。如在
部落開設編織工作室,信奉天主教
的張媽媽,因為車禍腿部受傷後,
許多粗重的活都比較不能做,來到
文健站,讓自己的筋骨能多多活動
,大家一起唱歌、畫畫,心情也開
朗許多。
這幾周是懷舊家屋,先請長者為家屋塗上顏色,
再加入自己記憶中的人事物。(唐淑惠攝)
|
以前教會照顧我的rudan,現在換我照顧部落的rudan
2016年起,史努櫻長老教會承辦原民會文化健康站計畫,每周五天都有日托
活動。生活照顧員由三位部落青年擔任,徐懷寧與巴淦鄔淦都是護理背景,原就
擅長與老人家互動,也能敏銳地觀察他們的身體狀況。而唯一一位男生Walis
Iusang雖是傳播學系畢業,但前幾
年就回到部落跟阿嬤學編織。阿嬤
長期參加照顧站活動,一直到去年
往生。「照顧站陪阿嬤到最後,我
也希望能回饋,換我來照顧部落其
他的阿公阿嬤。」Walis的話令人
動容。
教會除了長者照顧,也很投入
在做孩子的課輔與品格教育。辦公
室一整天人聲雜沓,好幾個年輕臉
孔進進出出,最早一批照顧員婦女
也很願意把經驗傳承給年輕人,不
時在教會穿梭。從孩子、青年、婦
女、老人,這樣的互助照顧網絡成
為春陽部落最堅實的安全網。
史努櫻長老教會同時也有做兒童課輔,愛心型紙上
是孩子留給阿公阿嬤的話。有些長者雖然離開了,
但手印還是留在上面,做為一種特殊的紀念。
(唐淑惠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