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族語專欄

Alang mu 我的部落
Kuxul mu ba ka  alang  mu,  Kuxul  mu  ba  ka  alang  mu,
喜歡 我最   部落  我的  喜歡  我的       部落  我的
Ga ga  hiya  ka  bubu  ma  baki,  kuxul  mu  ba ka  alang  mu.
    那裡      媽媽    祖父   喜歡 我的     部落  我的
  
你會唱這首歌謠嗎?這裡有影音教學哦!







參考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族語E樂園》網站

新任村幹事~王嘉琪


村幹事王嘉琪

今年初新上任的村幹事王嘉琪(Opin Dado)來自國姓鄉互助村,也是賽德克族。因為地緣關係,平時居住在埔里,每天來返南豐村通勤。目前比較需要調適的是,白天村民大多外出工作,如遇重要事務或會議時,王嘉琪也樂意盡量配合晚上加班,服務村民。訪談過程中,嘉琪總是一派淡定,拍照時也很隨性自然。聽說高手通常都這樣---在談笑間就把事情處理完了,相信嘉琪的到任是村民之福!(圖文/唐淑惠)

絕無僅有的唯一 雷公的眼淚~龍紋石

賴懷恩專注地磨製龍紋石(唐淑惠攝)

上圖是原石、下圖是磨製完成的龍紋石。(唐淑惠攝)

【記者唐淑惠眉溪報導】龍紋石是一種金、玉、石共生的頁岩。因為金屬在經過琢磨後,可展現不同的金屬線條與石玉鑲嵌,每一顆紋路皆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且往往呈現龍麟紋樣,「龍紋石」之名來自於此。台灣經歷「九二一大地震」後,礦脈斷裂,原石更是難以取得,目前只濁水溪和荖濃溪流域發現蹤跡,十分珍貴。

29歲的賴懷恩是眉溪部落少見的龍紋石匠師,數年前,他因緣際會認識一位龍紋石老師父,老師父行事低調、不輕易傳承,最後賴懷恩用五十顆原石感動了老師父,做為拜師禮。龍紋石取得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頗危險,因為通常要在颱風大雨過,溪水沖涮後,龍紋石才會裸露。從小在部落生長的賴懷恩,承襲了祖先的GAYA(祖訓),對涵養他的大自然懷著敬意與感恩,且石藝這個圈子流傳一句話:「龍紋石會自己找主人。」因此賴懷恩在撿石時,都會在心中默想:「如果你們想讓離開這裡,請讓我看見你。」
   
許多人都是用機器磨製龍紋石,但賴懷恩幾乎是純手磨的方式,因為他覺得應該保留石頭最初、最純樸的形體,不應過度改變。用手磨的工時少則數小時,多則三四天,才能完成一顆手掌大的龍紋石。但因為慢,在磨製過程中發掘了許多樂趣,他笑說石頭的創作常是「三分像,七分靠想像」,正擺著看似虎,橫擺著又如象。伴著山景天光,伴著石形幻化,悠遊其中,這樣的心境應該就是賴懷恩如此投入龍紋石的原因吧!
   
除此之外,龍紋石還有一個很美的名字「雷公的眼淚」,至於此名從何而來?石藝界眾說紛紜,您如果也想一睹龍紋石的風采,歡迎拜訪0982-478205賴懷恩。


朽木也可雕也~木雕達人「李明洲」


      【記者金雯雯眉溪報導】我們這次來到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地方,一進門滿滿的原創木雕在我眼前呈現,而這些作品來自於一位不起眼的主人――李明洲。
    李大哥在105年時參與全國原住民木雕競賽,並且得到佳作這個殊榮,而這次的參賽作品「金雞下蛋」也在花蓮公開展覽了一個月。
    訪談中,李大哥侃侃而談的聊著他對木雕的淵源。他還記得小時候因為他的父親是一位木工師父,所以他的家中總是有許多不同材料的木頭,從那時候開始他就開始對木頭產生興趣,長大後為了精進木雕作品也曾向一些木雕前輩請教。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生活他曾停滯過創作,去臺中、屏東還有許多不同地方做苦工,直到有一天他開始思考人生,於是決定回到家鄉,重新走回創作。

    在李大哥的作品當中,我們看見他對木雕的堅持與創新,也看見了他那顆熱愛木雕的心!有興趣了解的朋友請電0921-7817180980096433李明洲。

李明洲的木雕作品(金雯雯攝)

李明洲與他的木雕作品(金雯雯攝)

老照片,猜一猜!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個地方很熟悉呢?就在我們部落裡哦!
(照片出處:1960年埔里鄉土文物照片展覽會

村辦廣播站!!!

意者請洽049-2920775 南豐村辦

1、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每年每公頃3萬元,詳情請見 https://goo.gl/z6w5XS2106年度-65歲以上假牙補助即日起即可申請,最高補助四萬元。詳情請見 https://goo.gl/GRSA8z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2017第三屆原住民族青年共識營


【記者石祥詠眉溪報導】繼2016年原青陣在台南吉貝耍部落舉辦青年共識營後,2017211-13日選定了眉溪部落進行一系列的活動,這次除了持續各主要議題深化和分工細項,也安排了部落在地產業發展以及青年返鄉的分享,讓學員們觸及並思考政策與理想如何落實以及連結部落的現況。


三天兩夜的營隊活動,不僅讓學員認識眉溪賽德克文化,也從中了解與體會原住民在這社會中的諸項議題,並聚焦了四項主軸「語言」、「平埔」、「藝術」、「土地」,未來會有一系列的活動以及推廣能讓社會大眾了解到原住民的文化。


原青陣共識營聚集各族關心部落議題的青年朋友(石祥詠攝)

楓林山神花燈 現身南投燈會!


十分傳神活潑的山神花燈(照片提供/徐淑珍)

阿嬤們創作的山神形象(唐淑惠攝)




【記者唐淑惠楓林報導】楓林社區一直流傳著山神傳說。據老一輩人說,曾經出外作田,中午在山邊小睡,巨大的影子橫跨整個山頭,那就是山神。見到山神是好兆頭,聽說有求必應。
    山神的形象一直在老人家口耳相傳的回憶裡,如今有了具體的面貌了!2016年底南投縣文化局商請楓林社區製作花燈參展,透過大夥討論決定製作山神花燈。長期陪伴楓林老人繪畫班的胡少華老師,從阿公阿嬤的形容中,描繪出山神的模樣。由縣府特聘的燈師製作骨架後,再載回社區大家協力合作:理事長和壯丁們搬運、綁支架;阿嬤們結燈、做裝飾;有製作花燈經驗的總幹事則負責繃布與細部整修。在集思廣益下,把社區的重要元素,如蝴蝶、楓葉、松果,客家花布變成了山神的指環、裙擺、領巾等…,讓山神的形象更加活潑,豐富!

    歷時一個多月,約2.5米的山神終於製作完成。在121日至219日的南投燈會 (南投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如果您錯過了,歡迎到楓林社區活動中時對,也有展示許多老人家的創意彩繪山神,見到山神會帶給您一年的好彩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