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阿美阿美要出嫁--楓林抬轎娶親的故事

早期抬轎迎娶的情景,是幅很珍貴的老照片。(照片提供/黃清秀)

民國六○年代,多數都用轎車迎娶,圖為當時仍是吊橋形式的楓林橋。(照片提供/徐淑珍)


【記者唐淑惠楓林報導】在那個「紅燈四轎迎過門,吉日良時進洞房」--講求媒灼之言、明媒正娶的年代,楓林社區雖然位處偏遠,但七、八十歲以上的阿嬤出嫁時幾乎都有坐轎的經驗。

「一定要紅燈四轎,用走的是跟人跑了的意思啦!」楓林活動中心活動中心傳來一陣笑聲,一群阿嬤講述著當年結婚的回憶。潘彩阿嬤十八歲嫁給本村人,即使只是從村的這頭到村的那頭,都還是遠從埔里租轎。當時租借的方式,含轎和四個轎伕,轎伕通常是上了年紀的人。有錢人通常會租兩頂,一頂給新郎坐,到新娘家迎娶。沒錢的就租一頂,有時新郎就在家等轎子來,所以俗話說的「紅燈四轎」想當然爾是大戶人家才會有的。潘彩阿嬤印象最深的是,當時住草仔厝,新婚之夜下雨,屋頂漏水,為了接雨水整晚沒睡呢!

現年九十二歲的張乃阿絨妹二十一歲從埔里小埔社嫁來楓林的記憶猶新。她很坦率地說,當年真的是很不願意嫁,從埔里另一端到楓林,坐轎晃了一整天。她還記得,整個轎心其實是後重前輕,為了配合上上下下的地勢,不致於被甩出轎,一遇下坡,抬轎人會提示她,她就必須用腳尖抵住轎底一遇到爬坡,整個重心往後傾,她又必須全身往前拉,以免整座轎「倒退嚕」。所以新娘坐轎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還能搖扇看風景哦!

隨著時代的演進,坐轎出嫁後來變成將轎放在卡車上,如七十多歲的黃清秀阿嬤,開玩笑地說,當年就是因為到楓林工作,「迷路」「著」在楓林,找不到回家的路,乾脆嫁人了!

普遍說來,阿嬤們當年出嫁的心情,害怕、不願總多於喜悅,因為是媒灼之言,家長決定就是。那頂大紅轎抬的是少女離家的不捨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