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自然農法的實踐者~胡貴春


【記者曾子郡眉溪報導】「香氣撲鼻、清香四溢」,這是我第一
次喝到胡貴春的有機烏龍茶,來自台東卑南族的胡貴春,年輕的時候
來到了南豐村工作,從此愛上了這個部落而且落地生根,一住就住了
將近快五十幾年。
胡貴春很早就開始種植茶葉,就像一般的農民一樣,還是使用農
藥、肥料的慣行農法,但是現在為甚麼使用了有機自然農法呢?胡貴
春笑笑的說:「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別人的健康。」原來,早期
大量農藥、化肥、除草劑的使用,搞得家人身體健康亮了紅燈,才因
此放棄了慣行農法,而改用強調健康的有機自然農法,當然,一開始
都被朋友們取笑,說有機茶葉根本不可能會成功,不能打藥的情況下
,蟲一多產量就會減少,根本不符合成本,但胡貴春還是毅然決然的
繼續做下去,堅持不打農藥,到現在反而供不應求,還沒採收就有客
戶預定了呢。
  胡貴春也希望部落的族人能一起加入自然農法的行列,大家能注
重對環境的友善、對身體的健康,讓子子孫孫永續的發展。
胡貴春近照



眉溪第一家製茶廠~ 老株新生見傳承


【記者李瑞源眉溪報導】五月,野風沁涼,滿山綠翠,偶見幾叢冷白油桐妝點美感。
這是採春茶的時節,一踏進三泰製茶廠,迎面撲來陣陣茶香,彷彿油桐散發清冽香氣,一
邊嗅聞著剛採下的生茶氣味,一邊探詢製茶人的生活況味。
三泰製茶廠,是眉溪第一家製茶廠,早在30多年前由周凱律一手親創,從闢路、整地
開始,將5公頃雜林地變成農地,剛開始是種高麗菜,後來放膽試種茶苗,成為眉溪第一
家種茶人家。
「那時候看到天仁茗茶和南投縣農會有訂契約耕作,收購茶葉,心想這是一個好途徑
,就大膽地做了。」周凱律講得輕鬆,其實過程遍嘗辛楚,因為對於茶苗的品種選擇、質
地特性、種植技術完全外行的他,長期透過向農會、鹿谷茶廠師傅、茶商等許多人的請教
,才慢慢習得種茶的要領。
受到家人親情召喚而回來部落,目前和弟弟一同接手管理茶廠的第二代周尹雯提到老
爸時說:「他的人緣很好,很能受到別人的幫助與尊重,從當初整地開始到成立製茶廠一
路以來都是如此,應該說,部落裡的人彼此有互助精神,就像我,也是部落年輕人帶我學
會製茶的技術,我心裡真的是充滿感激,他們真的很厲害。」
茶葉,有它的生命周期與新芽傳承,製茶人家也在製茶中傳遞親情與責任心。從種茶
、採茶到製茶,需要一整個經營團隊支撐,此時部落是一群默默付出的協力團隊,會幫助
部落的人完成他想做的事。這過程,很美麗,其實就是專屬部落風格的給予和傳承。
三泰茶廠活力團隊(李瑞源攝)



106年度南豐村模範母親~ 浦溫金蘭


【記者唐淑惠埔里報導】今年度南豐村辦公室推薦
12鄰的浦溫金蘭榮獲仁愛鄉模範母親殊榮,鄉公所於5
月10日假埔里鎮殘福大樓舉辦表揚活動,感謝慈母們的
辛勞。
現年75歲的浦溫金蘭出生於埔里純樸務農小鎮,當
時農業社會謀生不易,父母親為扶養三男四女,身為長
女的她犧牲自己的就學機會,幫忙照顧弟妹。與楓林社
區溫肇珍結褵六十年,育有兩男三女,常常天未亮就要
去田裡工作,忙到不知休息,為家庭奉獻一生。
一生走來,浦溫金蘭深信「天公疼憨人」、「有量
就有福」這兩句話。回憶當初,年輕夫妻同心協力工作
,下田、養豬、做工…一路相伴,養兒育女,至今丈夫
因曾中風身體不如往年,浦溫金蘭很慶幸現在不僅能照
顧好自己,還常帶著老伴搭公車、找朋友敘舊,老來伴
的生活平淡而幸福,兒女孝順幸福更是她一輩子最大的
驕傲。
拍攝全家福,浦溫金蘭(右二)俏皮地比YA(唐淑惠攝)



衛生宣導短片~ 兒童戲劇初體驗


【記者金雯雯眉溪報導】5月8日世界展望會南豐安親班接受了
南豐衛生室的護士邀請,讓孩子們參與宣導短片的演出,這也讓孩
子們興奮不已。
剛開始與孩子們討論時,他們還以為要演羅密歐與茱麗葉呢!後
來跟他們講解清楚後開始選角,大家對於自己的角色帶點緊張又興
奮,直到開始講解每個角色的任務後,有些人雀躍,有些人愁眉苦
臉。
開始預演時,孩子們雖然緊張,但是卻演得有模有樣,音量.表
情.動作都恰到好處,每個孩子都嘻嘻哈哈的,但是,一正式開演,
音量漸漸的變小了,動作開始不自在,開始會緊張了呢!不過當中
也有令人感到意外的的地方,有些孩子也在這當中演得出奇的好,
這倒是讓現場人員有小小的驚艷了一下。
這次演出的主題是有關於「正向思考.幸福感大躍進」,所以我
們就以現在最令人值得討論的議題『霸凌』作為影片的開端,進而
導入正向思考的層面,也讓孩子們在演戲的過程中,了解這個影片
背後的真正意義,當在遭受不開心時,應該如何保護自己,並且說
出自己的感受,演出結束時,孩子們的雀躍心情仍然躁動不已,不
過,相信這對他們來說,一定是個很特別的經驗!

南投縣106年度社區評鑑 南豐社區獲得潛力社區獎!


【記者唐淑惠眉溪報導】南豐社區發展協會甫於去年初改選,重新整頓會務,並積極
進行各項部落工作,今年度即參與南投縣106年度社區評鑑,用心與積極備受縣府肯定,
並為此加發潛力社區獎,獲得獎牌一面。                     
5月4日以「再現蝴蝶谷、編織彩虹夢」為題的社區評鑑活動,在璞拉蕾部落廚房展出
各項部落成果,如生態旅遊、傳統弓箭、家屋再造、數位典藏等…此外,並穿插婦女傳統
舞蹈、生態及傳統家屋導覽、傳統射箭等動態活動,增添熱鬧氣氛。評鑑委員並對本屆社
區理監事平均年齡於35-55歲間,年輕、有朝氣、活力,且具社區未來發展理念,特別予
以肯定。                                   
主辦單位南投縣社會及勞動處處長林俊梧處長表示,縣府將今年縣內評鑑定位為暖身
賽,希望藉由評鑑來引導社區特色營造,精進業務發展,明年3月初仍會繼續辦理全縣社
區評鑑,即為資格決定賽,後續將參與全國社區評鑑,希望各社區積極爭取最高榮譽。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天主堂到楓樹林的老車票

以前從天主堂到南豐國小走路至少要半個小時以上,民國六十八年已有公路局公車來返接送,下圖是楓樹林到天主堂的月票9元。(當年九月即漲至45元,可見當時通貨膨脹之嚴重。)民國68年正好是南豐國小校舍落成之年,蔡金雄回憶,小時候每天上學,每個學生都要搬十塊磚塊上學,協助搭建校舍。對小學生來說,這是每天必做的苦力,搬得累時,就把牽牛花花瓣摘掉,從吊橋上丟下去,看著旋轉漂落的花蕊,是那時少有的娛樂之一(/蔡金雄,文/唐淑惠)

 

憶兒時~部落是我的遊樂園

「阿虎!走啊~我們去採肉桂」()
一群遠道而來的聲音此起彼落,帶著童稚的歡樂聲響朝著眉溪天主堂後山進發。三五成群結伴而行,每個人手上都拿著自己自認為對自己比較有利的器具(註一):鋤頭,剪刀,鋸子,原住民編織竹簍……每個人都像出關的猛獸躍躍欲試。
行進間有說有笑,有的看著山路邊動物行經的路線及足跡,有的抬頭尋找樹上的虎頭蜂窩,有些則是採集行進間的糧食補給步行了將近兩小時抵達山頂目的地後,隨即分配組隊。
有兩個人一組,三個人一組又或是單人一組的,每個人的眼睛都像是猛獸盯著食物一般,看著眼前的一片森林。分組完成後,就是區域分配的時候了,,「那兩個在那邊」 「你們在那邊」 「不能過來搶別人的喔」現在想想,以前小時候都這麼會劃分黨區黨派了,長大不得了(笑)。
「喔~伊唷伊唷!!」在採集過程中,當然不外乎在山裡最愛玩的遊戲---「森林泰山」。在山上當泰山是不需要繩子的,只要把樹藤切掉能夠承載重量,在盪的時候只要搭配泰山的招牌叫聲「喔~~伊唷伊唷」就能成為泰山了 。(長大後才知道那叫血藤)。
採完各種野果,像野生草莓,龍葵種子,官芒的心及野梅和李子,任務完成,就是該是下山的時候了。
「阿虎!等下去秘密基地」「好啊,等下順便看我的陷阱,搞不好抓到山雞喔,就可以烤肉了!」
下山之後轉向另一座山的方向行進,那是我們小小孩的秘密聚會所,也是在山裡,從外面是看不到裡面的,用了簡單的材料搭建起來,如四周的木頭,老爸或阿公搭工寮用的帆布。當然,秘密基地一定要有我們的最愛!? 我們將盪樹藤簡稱為「泰山」,只要在山裡,我們這一群毛小孩絕對離不開樹藤。在這樣的秘密基地,我們可以玩上一整天都不累,餓了,有野果,有野味,渴了,有山泉水喝。
「喂~快來啊!?我發現虎頭蜂窩了!」
每個人聽到這一句眼睛全發亮了!「在哪?走走走!」 每個人手裡都抓著一大堆石頭準備襲擊虎頭蜂窩!因為這也是我們這一群小時候的遊戲---「招惹蜜蜂」 哈哈~很好笑吧!
當石頭擊中蜂窩時,便是開始「鬼抓人」的遊戲開始!當鬼的不是我們,而是---「虎頭蜂」。我們躲的躲,藏的藏,經過一陣騷動後,偷偷地看蜜蜂是否還在盤旋,便準備下一波攻擊。
再次地躲啊藏啊,翻滾,趴地,暫時停止呼吸,什麼招式都有。但還是有些人被「鬼」給抓到了,包括我!!下場就是---被叮得滿頭包, 當時只要被叮到的人一定叫另一個人尿尿在他頭上。我運氣好點,沒被叮到頭,而是---屁股!!( 哈哈~好笑了吧)當時也是被笑慘了我,呵呵…
在眉溪的山上裡,是我們這群小孩的天堂,我們的樂園,在沒有大人的世界,在沒有功課壓力下的我們,就是一群猴子山大王!
不管山裡的,溪流的,只要有我們這些小孩子在的地方都是我們的樂園。順帶一提,小時候在眉溪的河流抓魚用的不是釣竿也不是網子喔!(註六)而是赤裸裸的雙手!!我們稱他為「空手抓魚」,抓魚的驚險刺激在於「抓到蛇!!」那可是會給人心跳三百的耶。比魚大,比魚多也比誰在水裡撐的久。長大後我也還是會這樣抓魚喔!
眉溪不僅僅風景好,空氣好,更是有著童真回憶的好地方,曾幾何時這樣的景象已離我越來越遠,甚至不再出現類似的景象或聽聞,現在時代已不再有我兒時的景象了!但,回憶總是最美,你們說是不是!?(/賴懷恩)


註:在兒時時期,採野生肉桂已經是我們每到假日必定的行程,在回程時定會比較誰採的多誰採的少,當然,這是有名次但沒獎狀獎品的,小孩子好玩就好,大多以樹根為多,葉子在回程路上當糖果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