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淺談獵人的文化與生活—姜仁和、王萬全

姜仁和(左坐者)傳授打獵的技巧,並傳承獵場給王萬全(右立者)

獵人,並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生活技能,更是一種天職。


        以當今觀點來說,獵人好像一種職業,是專門獲取獵物的人。但對原住民來說,打獵是男人的天職,就像編織是女人一定要學的。現年62歲的王萬全說:在部落,因早期沒有養豬等其他養殖業,為了補充動物性蛋白質,部落男子會到山上去打獵,獲取族人所需的營養。

然而打獵也不是說打就打,現年81歲的部落耆老姜仁和(Iyung Walis)則說:在打獵之前,有很多的禁忌要遵守,也就是老人家們常說的GAYA。像是打獵前不能吵架;不能碰女人相關的東西,像是織布等等;家中的烤火如果熄滅,也不能上山打獵;還有透過綠繡眼的鳥類進行鳥占(Sisin),如果鳥兒們會唱歌,表示可以打獵;如果鳥兒們沒有唱歌,只是在旁邊跳來跳去,表示不能上山打獵。

老人家傳承打獵的方法,將陷阱放置在山羌、山豬或鹿等獵物時常經過的路徑上,過了幾天,再去巡視獵場的陷阱來捕獲獵物。能夠成功獲取獵物的秘訣,姜仁和說:「先準備一個袋子,放入自己曾經捉到的獵物尾巴,像是山豬尾巴。放陷阱的時候念咒語,有念咒語就會有獵物,沒有唸咒語,或是沒有遵守GAYA,就會沒有獵物,甚至還會發生意外。」老人家對於遵守GAYA特別堅持,而遵守GAYA這件事也不只有在打獵的時候,平常也要遵守,在打獵的時候才會得到祖靈的保佑。王萬全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GAYA的觀念,所以很多時候都會出事情。

學習成為獵人的過程中,通常是跟著老人家學習,而這些老人家不一定是自己家族的長輩。王萬全就是向姜仁和學習打獵的技巧,並且承襲獵場。獵場的範圍都是獵人所熟知的,若要經過或進入其他人的獵場,必須經過獵場主人的同意,否則可能會掉下懸崖、受傷、死亡等意外事件發生。


        姜仁和還說:「在部落裡,真正的獵人僅存34位。真正的獵人就是會使用陷阱的,獵山羌、山豬、鹿的那些才是真正的獵人;只會用槍打飛鼠,那只是玩玩而已,那不是真正的獵人。在老人家眼裡,現代科技的進步並不能取代祖先傳承下來的智慧。王萬全也說:以前的老人家打獵物回來都會分享給親朋好友,現在很少有分享山肉的概念,有的甚至會拿去賣給其他人。面對獵人文化的消逝,姜仁和也表示自己的小孩從小出外求學,生活在部落的時間不多,即便現在工作地點在霧社,也很難傳承獵人的技術和精神。面對GAYA、面對文化傳承,只能存在於老人家的生活與理想之中。(.文/劉家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